【明報專訊】身兼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安委)主席的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主持國安委首次會議時指出,保證國家安全是中共鞏固執政地位的頭等大事,矢言要建立集中統一、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體制,加強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領導。專家分析指出,國安委不僅具有協調功能,它還是一個領導機構,具有決策的功能。
據新華社報道稱,國安委兩名副主席總理李克強和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國安委常委以及委員均出席會議,但未報道國安委常委和委員的名單。
「國家安全」列出11領域
習近平在會上指出,當前中國國家安全的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複雜,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必須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既重視國土安全,又重視國民安全,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他為中國「國家安全」列出11個領域,包含:構建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於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安全是發展的條件,富國才能強兵,強兵才能衛國。
據官媒解讀,其中對外強軍與對內反恐更是習近平國家安全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自中共18大接班後,短短一年多至少視察10次軍隊,提出牢固樹立隨時準備打仗的思想。
內求發展外求和平
在對外、對內問題上,習近平表示,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對內求發展、求變革、求穩定、建設平安中國;對外求和平、求和作、求共贏、建設和諧世界。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分析指出,過去中國在國安方面的機制比較分散,外交是外交的,軍隊是軍隊的,國安是國安的,政法是政法的,聯繫得不緊密,所以要建立一個相對集中統一、高效權威的這樣的體制,能快速地作出重大決策,不至於出現顛覆性錯誤。
汪玉凱續稱,所謂的「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首先是把整個國家安全機構放在中共中央來了,這就帶有非常鮮明的中國特色,但它又融合了黨、政府和立法機構的負責人,不是一個純粹的黨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