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眠藥,可能是城市生活的一個公開的秘密。
近年本地醫學界研究,估計有10%人口受失眠問題困擾。而使用安眠藥之普及,可能超出我們想像。有醫生表示,接觸過病人受失眠困擾好幾十年;也有病人要以每天服食七十、八十粒安眠藥來過日。
在難熬的日子,如壓力甚大或情緒波動時,使用安眠藥作為過渡期,輔助入眠,是醫學界認為合理的做法。然而,誤用或濫用安眠藥,卻可帶來更嚴重的困擾。
安眠藥這把「兩刃劍」,如何才能拿捏得穩?
失眠是病
躺在床上眼光光輾轉反側,愈「碌」愈醒;睡至半夜突然紮醒,半晚無法再睡;臨天光時突然醒來,以疲累的身體、糟透的心情迎接清晨的來臨……這些都是許多人熟悉的失眠經驗。
「睡不到,最明顯是人累了、慢了,工作效率沒那麼快,腦袋轉不到,警覺性低也容易出錯。心情未至於抑鬱,但會不開心。連續幾晚睡不到,恐怕未必可以好開懷輕鬆。」精神科專科醫生李德誠接觸不少長期失眠的病人,臉容枯槁、黑眼圈、皺紋都是標記,那種沒精打采,使人跟他們傾談時倍感吃力。
別小看失眠。香港沙田醫院精神科副顧問醫生林翠萍指,以往人們只視「失眠」為病徵,「多盺隉B心情不好便失眠」,現會視之為「病」,亦可與其他疾病同時發生。最常見是情緒問題,包括抑鬱症、焦慮症及各類精神病等。另是長期痛症(痛醒),肺病(長期咳嗽而醒)、糖尿病(夜尿頻密而醒)等慢性病患者失眠的機會也較高。
「失眠不僅是獨立病徵,也是獨立的一個病。得不到妥善處理,將來患有其他疾病的風險可高幾倍,例如抑鬱症,失眠人士患病機會可較普通人高兩至三倍。」她補充。
短期釀成慢性: 失眠恐懼
短暫失眠許多人都曾經歷過,不足為懼,因為壓力與紛擾的情緒總有過去的一天,睡眠慢慢也會回復正常。但李德誠與林翠萍均提醒大眾,別讓失眠由短期釀成慢性,甚至演變為「失眠恐懼」──連續三晚睡不到,第四晚便開始想:「今晚唔知埻唻魽H」「再睡不到,我明天謝晒,還要見客喎」。李德誠指這是惡性循環:「開始為了睡眠而緊張,愈醒愈睡不到。曾有病人說,每天下班、入黑後便開始驚那一晚睡不到,這就是失眠恐懼。」
林翠萍指,精神科診斷都認為,病除了受潛在因素(如遺傳基因、性格等。失眠人士多屬緊張焦慮型)及誘發因素(如突發的壓力、感情問題、轉工、患病等)影響,關鍵的還有持續性因素──這是令人久久不能復元的原因。在失眠問題上,不良的睡眠習慣與想法是醞釀長期失眠的誘因,最常見是太習慣在床上維持清醒的狀態。
「為何我們上床便有睡意,是因為當人換了睡衣、入到睡房,睡衣、睡房、睡床都會給你提示『現在是睡覺時間』,猶如嗅到香味會肚餓一樣。經過一天,晚上應已累積許多睡意,理應很自然便能進睡。」但現代人的生活中,睡床已演變為工作、打機、胡思亂想甚至是吵架的場地,連繫蚨繸i、憤怒等情緒。「當一張睡床不單與睡眠掛u,還與許多其他東西掛u,怎會睡得荂H」
安眠藥是敵是友?
應否以安眠藥作為對治失眠的「第一步」?李德誠認為要視乎病人的失眠性質。例如:病人本身有情緒問題(焦慮症、抑鬱症),加上失眠,令情緒病徵狀更強烈,如失去動力、梩芋B驚恐等;又或是,一般人因生活原因,短暫性睡得很差,這些都值得考慮短時間使用安眠藥。「當他們知道有粒藥,如有救命傘在背後,人便沒那麼驚,反而沒那麼容易失眠。」
林翠萍在醫院接觸過不少長年累月失眠的病人,她則坦言:「對這些失眠長期病患者來說,若一粒藥都不給,他們會痛苦萬分。」所以重點是平衡,在決定是否使用安眠藥之前,她認為更重要是醫生先對病人的失眠狀況有全面的評估,既治標(用藥)也治本(處理不良睡眠習慣)。
她表示,現時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 對安眠藥的指引, 都指明僅作短期使用,亦即療程大概四至六星期。現時常用的安眠藥可分為幾大類:屬精神科藥物的包括鎮靜劑類(苯二氮d類,Benzodiazepine) 及非鎮靜劑類; 另有些是取其可致睡意副作用的藥物,如傷風感冒藥、抗敏感藥,以及低劑量使用的部分抗抑鬱藥及抗精神分裂症藥物。此外,用作調整「生理時鐘」的褪黑激素(melatonin)則是常用於針對因時差(jet lag)而失眠的非醫生處方藥。
香港大學藥理及藥劑學系助理教授陳慧賢指,鎮靜劑類安眠藥是現時最常用的種類,它主要透過影響及抑制大腦神經傳導物GABA系統而產生鎮靜神經的作用,並可分為長效(long-acting)及短效(short-acting)兩類。短效安眠藥吸收較快,大約在十五至三十分鐘左右便有睡意;長效則大約在服用一至三小時內藥效達最高腄C李德誠坦言,短效安眠藥頗受本地病人歡迎,「許多病人喜歡吃一粒藥後如啪掣般睡荂v,但這類安眠藥最容易「上癮」,病人容易出現藥物依賴,愈吃愈多、劑量愈來愈重。
何來上癮?
李德誠解釋,許多病人最初接觸短效安眠藥都以為「只吃半粒沒事」,「但有小部分病人可能服用一年半載後便已加至一粒,再過半年又變一粒半 … 超過兩粒之後,很快便會失控,三粒、四粒 … 一直增加。」依賴原因既是生理也是心理作祟。陳慧賢解釋,藥理上,身體細胞受到這些藥物的刺激時會減少受體的數量,致使長期服用安眠藥的人,若然停藥時會出現脫癮症狀,如焦慮、抑鬱、暈眩、頭痛等。失眠問題也再出現。其次是心理作用,李德誠指,若病人本身較為依賴藥物或個性較膽小,心堛漁懼會令他們有「個腦在搵緊那粒藥」的「上癮」感覺。
但他補充,也有一些情況並非「上癮」。例如病人初次服食安眠藥時,因本身已有一段時間沒好好睡過,第一、二晚特別感受到藥物的幫助,可以睡足十小時;至第三晚回落至睡七小時,便誤以為藥物無效,「其實首兩晚是因為太累才睡得那麼多。第三天之後的睡眠時間才是正常的。」
正確部署減藥
而另一情況值得留意,使用安眠藥時,別隨意停藥,尤其若已服食安眠藥較長時間,如超過一個月。李德誠指這情況與其他精神科藥物相近。因為安眠藥在中樞神經起效,也有鎮靜作用,若突然停藥,病人尤其感到焦躁不安,所以應該循序漸進地慢慢減藥。由一粒減至四分三粒、半粒……「若病人突然自行停藥,即使第一、二晚可以,到第三晚都會半夜醒來,然後便誤以為自己上了癮,停一停都不可。」
事實上,醫生在處方安眠藥時,早應替病人有減藥的部署。「一開藥,我便會開始計時,在排板上寫病人服食多久,一個月左右便要開始減藥。」安眠藥的作用應是買時間(buy time),如病人患有抑鬱或焦慮症,應同時治療這些失眠的根源,「通常一個或一個半月後,當血清素、抗焦慮藥或抗抑鬱藥效力開始不錯時,其實病人的睡意也會自然重來,其時減安眠藥便不會有困難。」他強調,初用安眠藥,最好在兩至三個月內「減清」,以免演變為安眠藥依賴問題。
撰文:謝慧心
攝影:曾梓洋、劉玉梅
部分圖片: 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