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古代漢語定語的位置和現代漢語一樣,一般放在中心詞的前面。如〈凶宅誤〉「黃狗」、「碩鼠」,「黃」和「碩」是定語,放在中心詞「狗」和「鼠」的前面,起修飾作用,語序和現代漢語「黃色的狗」、「巨大的老鼠」一樣。 如果定語是詞句的重點所在,作者想突出它的意義,有時會把它放在中心詞的後面,以示強調,這就是「定語後置」。 「定語後置」從形式上講,常見的有: 1)在後置的定語末加「者」。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定語「可使報秦」放在中心詞「人」的後面,意即「求可使報秦之人」。 2)在後置的定語末加「者」,並用「之」聯繫中心詞和定語。如〈凶宅誤〉「謂其必怪之尤者」,定語「尤」放在中心詞「怪」的後面,意即「尤怪」。「尤」有突出、特別之義,「尤怪」即最凶的妖怪。把「尤」字放在後面,起了強調的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