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魚翅中驗出汞(水銀),浸大生物系教授黃港住表示,有機污染物如毒性較高的甲基汞,多在魚類脂肪高及油性多地方積聚,包括以製作魚翅的魚鰭,魚肚亦是其一。黃港住表示,人類進食含甲基汞的魚後,不易排出體外,並會經血液輸送至身體各部分,長遠或引致慢性中毒,影響中樞神經。 學者:魚鰭魚肚易聚水銀 現時日本魚類水銀(總汞)含量上限為每公斤400微克,本港的上限為500微克,歐盟上限為1000微克。城大生化系教授林漢華表示,各地區會因應當地飲食習慣釐定規管標準,日本人經常吃魚,港人亦多吃海產,因此會有較嚴謹標準。 根據食物安中心的資料,俗稱「水銀」的汞可分為金屬汞、無機汞及有機汞。水中的微生物可以把無機汞轉化為甲基汞,迅速被海產生物吸收,存在魚類體內,並在食物鏈積聚。黃港住表示,大魚是較高層捕食者,故積聚水銀較細魚多。 林漢華表示,據日本經驗,孕婦進食含水銀食物,有可能誕下畸胎,應盡量避免食用。他說,兒童若自小吃含水銀食物,日積月累下,中水銀毒風險亦會增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