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大民意研究計劃2013年12月底至2014年1月初分階段訪問逾2000名市民,徵詢他們對《施政報告》的期望,38%受訪者認為重點應放在房屋問題,其次是經濟發展、社福及政制。1月15日發表的《施政報告》,重點放於扶貧、安老及青年事務,特首梁振英承認今次開支「比較大手筆」,但強調公帑是用在有需要者身上。報告茩咩蒆h,中產未有受惠,亦沒有對政制發展多所蚞央C
◆扶貧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
《施政報告》建議花約30億元落實「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逾20萬個受助家庭共71萬人每月可獲300元至數千元津貼不等,新移民更「一到鶠v即可申請。基本津貼以家庭為單位,與就業及工時掛u,鼓勵自力更生,多勞多得;家中有合資格兒童和青年會獲發額外津貼;津貼設有入息和資產審查,亦有防止濫用機制。
◆回應
學者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表示,政府不應以為「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可以「打破跨代貧窮的惡性循環」,不過措施確是回歸前後多年來在扶貧政策上的重大突破。另外7項關愛基金項目將納入恆常撥款項目,即兩年間總共把10個關愛基金的補漏措施納入政府的扶貧政策之內,也是一大進步。
不過,鍾劍華認為,要根本改變社會的分配不均、貧富懸殊及所產生的問題,施政報告提出的遠不足夠。政府及特首在不同場合一再強調低稅和自由經濟重要性自可理解,但若要從根本上處理上述問題,政府在民生事務、社會分配上的角色應得到更大程度的重視。
他又指出,施政報告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只是扭轉過去失誤、走回「扶貧」的合理軌道。如果要更有效「減貧」、「打破跨代貧窮」,甚或達至「滅貧」,香港要走的路仍然很遠。
中產家庭
有中產家庭表示歡迎扶貧協助弱勢社群,但擔心政府向中產加稅以應付開支。梁振英表示沒計劃加稅或開徵新稅,相信政府可以收支平衡。
經濟顧問
匯豐銀行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同意增加資源改善市民生活,但同時關注政府資源能否支撐得到,隨茪H口老化,經濟動力將沒以前快,意味政府有可能要動用財政儲備,政府若入不敷支,或影響評級和營商環境。
社福機構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就施政報告發表立場書,指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強化綜援安全網以外對貧窮家庭的支援,為社會財富進行二次分配,值得支持,有助紓緩貧富懸殊及處理社會深層次矛盾。
對於政府加強對清貧學生、長者、殘疾人士、少數族裔的支援,減少一次性措施,改作恆常政策支援,社協認為值得肯定,但政府未訂出具體滅貧成效指標及時間表,公眾難以監察扶貧成效。
◆基層學童教育
政府已為青少年的正規學習投入大量資源,但為確保家境欠佳的學生亦有同等學習機會,2014/15學年起,政府會將3個支援學習的關愛基金項目納入恆常資助,讓約27萬名學生受惠,3項措施包括﹕
1. 為學生資助計劃下領取「全額津貼」的小學生提供在校免費午膳
2. 將「學校書簿津貼計劃」下每名合資格中小學生的定額津貼提高約一倍
3. 為就讀副學位以下程度合資格課程的清貧學生,設立學費發還機制,並提供學習開支定額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