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叱咤影視風雲半世紀的無綫電視榮譽主席邵逸夫爵士,昨晨在家人陪伴下於家中安詳離世,享年106歲。邵逸夫生於1907年11月,無綫昨以虛齡公布邵逸夫享年107歲。人稱「六叔」的邵逸夫一生埋首夢工場,為萬千觀眾創造星夢;他的一生亦儼如一套史詩傳奇電影,橫跨一世紀。
邵逸夫年少時與兄長白手興家,創辦有「東方荷李活」之稱的邵氏電影王國,及後轉戰無綫電視,製作的節目家喻戶曉,在獅子山下帶領本地文化潮流,陪伴港人成長。晚年他樂善好施、積極捐助全國和本地教育,有「大慈善家」美譽,為一生銀色旅途灑上金光。
近年漸趨低調的邵逸夫,2011年將無綫賣盤後,雖然個人資產料逾百億,但事業已畫上圓滿句號。同年,他以104歲高齡出席無綫台慶亮燈,是最後一次出席公開活動。對於邵逸夫離世,政商界、娛樂界深表難過,特首梁振英對邵逸夫逝世表示哀悼,向他的家人致以最深切的慰問。他讚揚邵逸夫是傳媒及電影界一代巨子,也是人所共知的慈善家,多年來,在香港、內地和世界各地,巨額捐助教育、科研、醫護、社會福利服務和文化藝術事業。
安詳去世 喪禮只供家人出席
無綫電視稱,邵逸夫是在昨早6時55分在家中安詳離世,家人通知主診醫生後報警,由救護車將邵逸夫送到聯合醫院,警員亦到其清水灣的寓所了解。邵逸夫的喪禮只供家人出席,追思會詳情將另行公布。
無綫行政主席梁乃鵬昨早到聯合醫院了解情况,他說邵逸夫去世時很安詳,公司仝人非常難過,深表哀悼。至昨晚7時,梁乃鵬親自接送邵逸夫太太方逸華、長子邵維銘等離開電視城,穿黑色素服的方逸華步出時低着頭,神情平靜,被問到心情是否平復時,梁乃鵬說「不要打擾方小姐」,並確認方與家人回公司是商談邵逸夫的後事,但暫未有公布。無綫電視畫面的三色台徽,昨日在播放邵逸夫特輯時轉成黑色。
方逸華素服現身電視城
無綫藝人汪明荃說,對邵逸夫突然離世感到難過,形容邵是一位對人親切的慈祥長者,一生對本港電視圈及娛樂界付出很多貢獻。她說,效力無綫40多年,最難忘是其中一年的台慶,當年有較多藝人離職,六叔對她說,在無綫做得最久的,就是他自己、汪明荃及利孝和夫人。
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會長吳思遠對邵逸夫去世感到可惜,他說六叔是香港電影業巨子,對電影界貢獻很大,拍了很多好電影,培育出很多工作人員、導演和演員。
抗戰前擁東南亞110影院
邵逸夫生於1907年,即清朝光緒三十三年,原名邵仁楞,浙江寧波鎮海人,因家中排行第六而被稱為六叔。17歲中學畢業,他其後隨兄長到新加坡發展電影事業,1930年成立邵氏兄弟公司,正式開展影藝生涯。兩年後,邵氏兄弟攝製了中國首部有聲電影《白金龍》,開創中國電影從無聲進入有聲的新時代。抗戰前夕,邵氏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地共擁有110多間電影院,雄霸東南亞影業市場。
50年代來港發展電影業
1950年代,邵氏兄弟見香港工商業起飛,決定來港擴展業務,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並在清水灣建立的邵氏影城,被譽為「東方荷李活」,口號為「邵氏出品,必屬佳片」,拍攝《江山美人》等名片,而邵氏首創的黃梅調及新派武俠片,更為本港電影發展寫下重要一頁。
邵逸夫於1970年代後期決定轉型搶攻電視市場,帶領無綫電視節目及劇集,成為橫跨多個年代港人茶餘飯後的話題。邵逸夫穩坐香港影視界的「王位」半個世紀,至2012年,這位影視大亨才正式退休。
邵逸夫1977年獲英女王冊封爵士,他晚年積極捐獻,至今已捐助45億元給內地興辦教育,又向香港多間大學巨額捐贈,2002年創立被譽為「東方諾貝爾獎」的邵逸夫獎,表揚全球傑出科學家。
邵逸夫與髮妻黃美珍於1937年結婚,育有兩子兩女。黃美珍病逝後,邵逸夫於1997年90歲之齡與追隨他多年的方逸華再婚。
明報記者
邵逸夫逝世專輯 link.mingpao.com/16959.htm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