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伊拉克西部的血腥衝突,某程度上反映總理馬利基處理教派衝突不力。此外,馬利基政府的中央集權模式,掌控財政分配的生殺大權,亦令各省份無錢可用,因而怨聲載道。 伊拉克4月將舉行國會大選,如今亂局既為此蒙上陰影,亦會決定馬利基的統治方式能否維持下去。 4月大選威脅總理集權管治 伊戰後失去統治地位的遜尼派,不滿控制中央政府的什葉派打壓,是今次亂局的導火線。伊國軍方前年12月突擊逮捕遜尼派最高官員、財長伊薩維(Rafi al-Issawi)的守衛,刺激千計民眾上街示威,建立長期抗爭營地,要求政府改革,並停止以反恐為由隨便扣查遜尼派民眾。 馬利基最初同意改革,但為國會內政敵阻撓後,卻轉而指摘示威者是叛軍。其親信及後更懷疑示威營地變成遜尼派反政府勢力的根據地,並與敘利亞內戰反對派有聯繫。最終軍方上月28日先拘捕遜尼派國會議員阿旺尼,兩日後馬利基再以「變成蓋達領導層總部」為由,派兵搗狺W述營地。近40名國會議員(大多是遜尼派)隨即以辭職抗議,迫使馬利基妥協,將軍隊撤出市區,卻遭蓋達乘虛而入。 地方重建未因油元收入受益 不過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高級學人奧塔韋(Marina Ottaway)在BBC撰文,認為事件不只是教派衝突,和政府與蓋達之戰。她指類似暴力衝突其實已擴散全國,連什葉派省份也不例外,原因是馬利基為求鞏固權力,採取更為中央集權的制度,將財源分配權力集中己手。 理論上各省可按人口從中央分得財政收入,但實際上大部分財源都在中央手上,權力有限的省政府須競相爭取其省級資金使費。這既觸怒省方,亦令各省缺財問題,未因中央政府油元收入大增獲改善,重建工作遙遙無期。起碼6個省議會因此爭取轉型,以期獲得庫爾德族般的自治地位,但被中央封殺。奧塔韋相信,安巴爾省的抗爭甚至是各省爭取自治的第一槍,故馬利基的中央集權主張能否維持下去,4月國會選舉將是關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