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新聞近年積極鼓勵前線記者跳出財經新聞框框,增加偵查報道,去年旗下駐京記者傅才德便憑報道候任國家主席習近平親人的財富問題而獲獎。此後,彭博社在中國的採訪工作與業務便備受刁難。
對中國報道處理格外謹慎仍中招
彭博社職員稱,編輯們一直意識到需要對中國的報道格外謹慎。故此,相關系統能讓編輯們給某些報道添加內部刊前密碼,使之不會在中國的電訊終端機中出現。
去年6月,傅才德在報道裏指習近平胞姊齊橋橋夫婦的身家達3.76億美元,投資領域涉稀土、地產和手機通訊以外,還擁有總值逾5500萬美元的寶馬山花園等至少7個香港物業。
那一系列領導人親屬財產報道刊出後,傅才德獲頒亞洲出版業協會卓越新聞獎等獎項,但紐約指,這系列報道觸怒了北京政府。中方下令封鎖彭博新聞的網站,至今中國網民仍看不到。此外,通訊社新派記者不再申領得居留權,無法在中國進行持久的採訪工作。事件還拖累了公司向中國企業出售金融新聞終端的計劃。終端機年費逾2萬美元,是彭博的主要生財工具,但中方官員卻被指叫國企避免訂購。
中國官員曾屢次明言,報道中國領導人的私生活及財富屬「超越紅線」的行為。事實上,除了彭博社,一些新聞機構亦在中國遇到類似壓力。像《紐約時報》去年發表時任總理溫家寶的親人財富報道後,其網站就被封,該報記者也領不到居留簽證。中共新一屆領導人召開首個記者會,當局即以「空間不夠」為由,拒絕彭博社和《紐時》記者進場採訪。
官:報道領導人私生活「越紅線」
國務院今年7月讓彭博成功續牌,可繼續採訪工作兩年,但紐時引述彭博社內一些職員稱,相信公司因犯顏衍生的不明朗情况,使之不願再鹵莽踰越中共的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