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圖片
「香港本土」兩名立法會議員毛孟靜(左二)及范國威(左三),2013年4月到廉署舉報前廉政專員湯顯明涉嫌觸犯公職人員行為失當,更手持「大陸文化 污染香港」的標語。
放大
 
餐牌只有簡體字而沒有繁體字
放大
 
(圖3)
放大
 

其他新聞
吳志森X通識﹕為反恐 私隱可以犧牲幾多?
試題拆解﹕如何幫助窮忙青年
教師總評
當年今日﹕Thatcher's visit to Beijing
Think and Study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弊.社會﹕資源爭奪

【明報專訊】內地旅客來港自由行,提升香港經濟,同時造成不少社會、經濟、政治問題,觸發中港矛盾,社會出現檢討政策的訴求。若遊客數量超出香港社會和民眾的承受能力,會影響民眾正常生活。究竟自由行為香港帶來哪些負面影響?

產H

開放自由行間接造成「雙非」問題,據統計處的出世率數據,2001年「莊豐源案」後,來港產子的「雙非」一年有620宗;自2003年推出自由行政策,「雙非」來港產子個案不斷上升,2011年有35,736宗,導致醫院產H緊張,本地媽媽示威抗議。

2013年初政府實施雙非零配額,公私營醫院不再接受雙非孕婦的分娩預約,但截至2013年4月底,仍有73名內地產婦以衝急症室等方式在港誕下雙非嬰。

學位

2013學年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顯示,3000多名跨境小一學童中,有1700名到北區入學,部分居於北區的港童卻要跨區上學。有北區家長批評,雙非學生湧港讀書令本地生難以就近入學,斥責雙非搶佔本港資源。有雙非家長則反駁,子女持本港身分證入讀本地學校是福利,不是搶資源。

為解決北區學額短缺問題,教育局修訂2014學年統一派位安排,將鄰近邊境4區共8個校網的大部分學額留給本地學生,每班撥最少兩個學額組成新校網供跨境童選報,其他區的學校亦可自願參與。

水貨客與奶粉荒

自由行與深圳「一簽多行」令中港水貨客問題惡化,困擾北區居民,上水港鐵站一帶更是重災區,引發網民發起「光復上水站」行動,集合上水站外高呼「保衛家園」。

2013年初,水貨客大舉把港版奶粉運往內地,奶粉缺貨惹起香港父母恐慌四出撲奶粉。政府在壓力下推出奶粉「限帶令」,規定16歲或以上者,24小時內不可攜帶多於1.8公斤奶粉(約兩罐)出境,違者最高可罰款50萬元及監禁2年。

佔用康樂用地

香港郊區營地是不少港人的假日好去處,但亦有內地自由行旅客到營地紮營,一方面省下旅費,亦可體會另類香港遊,其中以大嶼山貝澳營地最受歡迎。中港營地客對營地空間使用明顯有分歧,港人遊客見空間被佔用暗表不滿,內地旅客則認為港人有需要學習忍耐。

康文署其後在貝澳營地試行「港人港營地」,每逢「五一」、「十一」及農曆新年黃金周,港人可預先登記以分配營位。

■政治

核心價值

中港交流日漸頻密,港人除了覺得在地鐵車廂吃麵、當街大小便的內地旅客「不文明」,更擔心內地官場、商場貪污行賄等不良風氣「污染」香港,加上近年中央政府不斷干預香港內部事務(如選舉)、港府企圖強推國民教育科、自由行規模擴大等,部分港人有感這些都是內地的部署,以圖扭轉香港的價值觀,遂加緊捍衛自己的核心價值。中港矛盾加劇下,民怨沸騰,令政府施政更困難。

■文化衝突

繁簡體字爭議

2012年初,食物及環境衛生署的廣告板以簡體字顯示「齊齊努力,保持香港清潔」,有指是針對內地遊客的行為,文化評論人陳雲對廣告反感,認為破壞本土語言環境。

2012年4月,時裝品牌agnos b.於將軍澳新開業的餐廳,餐牌只有簡體字而沒有繁體字(圖),被網民斥歧視香港人,事件發酵短短一個周末,餐廳即發表道歉聲明,強調無意侮辱及歧視港人。

行為習慣惹反感

在社交網站發起「我]係香港人,唔係中國人」群組的陳梓進,認為香港人的本土身分認同感上升,主要由於近年內地自由行旅客的「不文明舉動」,如不守秩序、隨處大小便等,激化港人對內地的排斥。(圖3)為2012年黃金周前夕,有網民在太子站月台見到一家四口蹲在地上,其中一名男童在報紙上大便。

■經濟影響

商舖單一化

尖沙嘴、旺角、銅鑼灣等購物區的商舖趨向「自由行口味」。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曾指出,旺角行人專用區只剩下能交貴租的「四大產業」,即以內地人為對象的藥房、電子產品店、金舖及化妝品店,「文具店和地舖書店不復見,連二樓書店都被趕走,榆林書店要搬上15樓」。他慨嘆本港為了自由行鈔票,既失去本土性格,亦失去了有秩序的城市空間。

推高區內物價

2003年至今,港元兌人民幣匯率跌幅逾兩成,吸引鄰近北區的深圳居民來港購買日常用品。北區區議會2013年2月委託機構訪問805名北區居民及商戶,逾60%受訪者認為自由行帶旺區內消費及人流,近40%受訪者稱可促進北區旅遊業發展,但逾70%指自由行推高區內物價及致商品常缺貨。

民建聯區議員劉國勳表示,調查反映居民雖歡迎自由行帶來經濟效益,但因區內的旅遊及交通配套未能配合,居民怨氣愈來愈大,令自由行壞處逐漸掩蓋好處。他認為政府需檢討自由行政策,減少水貨客湧港掃貨。

遊客來源單一化

2003年,內地訪港旅客佔全年整體旅客約55%。訪港旅客逐年上升,至2012年人次創新高,2012年內地客佔超過七成,當中又有逾兩成是一簽多行、即日來回的內地短途客,國際旅客僅佔不足三成。客源單一,不利香港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推高樓價

近年本港發展商不斷建大單位及豪宅,內地投資者大手購買,帶動樓價不斷上升,影響港人置業希望。根據香港電台「通識網」資料,部分香港市民認為樓價被推高,是大量自由行來港及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的後遺症。

 
 
今日相關新聞
時事議題﹕自由行 是福是禍?
時事議題﹕課堂活動
利﹕推動經濟增長
弊.社會﹕資源爭奪
自由行雙刃劍
時事議題﹕相關概念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