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境前行】總結第三波控疫「四不足」 趁私院少客擴公私協作 范鴻齡:研瑪嘉烈附近建新醫院

[2020.09.24] 發表
疫情下醫管局需大幅削減非緊急服務,訪問這天醫院大堂人流疏落。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形容是「沒有選擇」,但強調醫管局一直沒減少緊急服務,「我們不會為了治療這些(新冠病毒)病人,忽略了拯救其他病人」。(馮凱鍵攝)

【明報專訊】新冠病毒疫情纏擾全球逾半年,人類生活翻天覆地變化,對經濟打擊有多重仍未知,但知與疫共存將是未來生活模式。本報走訪多名不同領域政商界領袖,就香港如何「疫境前行」提供意見。

「公職王」范鴻齡去年12月一上任醫管局主席,就遇上世紀大疫症,接受專訪時不禁自嘲「好黑」。大半年來他天天參與抗疫,總結醫管局三波控疫最少出現四大待改善之處,包括個人保護裝備不足、硬件不足、公私營協作量和速度不足及出現院內感染,已亡羊補牢包括分散保護裝備來源,並會趁私營醫療生意淡爭取低價合作等。范鴻齡亦點出醫管局長年硬件和人手不足這「癥結」未處理,透露醫療人力及病牀長遠需求估算及發展原則會於今年底出爐,他又稱正與港府商討在荔景山的瑪嘉烈醫院附近撥地興建一間新醫院,助瑪嘉烈醫院重建。

明報記者 朱韻斐 梁寶華

范鴻齡剛上任就遇上公立醫院個人保護裝備不足的危機,曾剩不足一個月存量。「那時候真的害怕。當保護裝備不足,如何叫同事醫治人?這是最恐怖的時候!」他形容已「亡羊補牢」,包括增目標存量、分散貨物來源地、要有本地生產等,冀「經過今次,如有突如其來很大的波動,保護裝備亦不至於剩一個月般危險」。

嘆院內「零感染」失守 「入院者全驗」就緒

公立醫院在首兩波保持員工和病人「零感染」,范鴻齡說醫管局「一開始守得住這底線」,但第三波發生了院內感染,令人很不開心亦不想看到,雖悉社會早有聲音促為每名新入院者化驗減風險,但承認當時受制於實驗室檢測能力,近日才準備好推行。

他表示,醫管局經過今次教訓,制定了長遠政策與此病毒共存,包括善用資訊科技保持院內人流距離,例如令門診病人「夠鐘才來睇病」,以及用速遞方式送藥免等候,並形容後者是當務之急。

倘再爆疫日千新症 「伊館什麼館都要用」

7月時本港每日過百確診,范鴻齡說約有兩周無法接收所有病人,若亞博治療設施未及啟用,「(醫院)已經崩潰了」。一旦疫情再爆發,每日上千新症,「沒辦法,伊利沙伯體育館、什麼館全部都要用,希望不會有這樣的一天」。

范鴻齡說,關鍵是要有足夠人手及設施去應付新冠病毒突然再來,須準備不同應變計劃,做到「可收可放」。

公院有1250張一線病牀及660張二線病牀,亞博館則共有1900張臨時牀,後者部分用作安老院隔離設施。范鴻齡指出,亞博二期臨時醫院將於12月落成,約有800張牀,疫情不嚴重時,可能考慮不繼續用亞博館內多個展館的病牀,避免空置時白白交租。對於備受外界關注的臨時醫院,范說有關用地可用5年,此設施會以年計地保留,非爆疫時可考慮用作臨時傳染病醫院,接收其他傳染病人。

亞博臨時醫院 疫歇可變傳染病院

對於有私家醫院計劃增建隔離設施,他認為是好事,能增加本港應對傳染病硬件,病人亦不再是確診就必須入公立醫院,可有更多選擇。

疫情期間醫管局大幅減少非緊急服務,范鴻齡說「這個病是來得如此突然,我們沒有選擇,若不減少非緊急服務應付不到」,強調一直維持緊急服務,否認輕視了非疫症病人的權益,並有目標未來幾周回復服務至100%水平。

范鴻齡認為,如再爆疫亦不要忽略非疫症的病人,公私營協作過去做得不夠多不夠快,疫情成加快加大協作契機,包括與私院商討再爆疫時可外判哪些服務。「以前他們(私營醫療)忙得不理睬你,因為我們付的診金一定少過內地客,根本做不到(協作)。」他說,現在是討論公私營協作計劃的好時機,料疫情下私營失內地客,會有意欲合作和開價較低,又相信未來一段長時間私營都會有多餘容量接收公家病人。他認為協作能增加公營系統可持續性,但未有分流目標。

40至60歲使用公營醫療趨勢增

除人口老化,范鴻齡分析,40至60歲年齡層亦有增加使用公營醫療的趨勢,包括糖尿、心臟病等,較上一代更早進入公營醫療系統,令可持續性問題更迫切。他認為人手和硬件不足是公營系統癥結,因改善需時,要盡快與政府商量方案並實行,醫管局大會有工作小組正估算長遠所需醫療人手和病牀,數據和原則方案今年底出爐,到時再用數據與政府商討,如需否增加醫學院培訓等(詳見另稿)。

醫管局兩個十年建院計劃如火如荼,當中瑪嘉烈醫院原要邊重建邊運作,范鴻齡透露政府有計劃在該院附近覓地增建新醫院,讓瑪嘉烈重建時「無咁辛苦」。

訪問片段

link.mingpao.com/65175.htm

更多港聞
警新例:不損效率下配合採訪  記協批為減傳媒制約警方
【明報專訊】警方昨起修改《警察通例》下傳媒定義,只包括已登記政府新聞處新聞發布系統(GNMIS)的傳媒,或國際認可及知名的非本地傳媒,遭多個... 詳情
【明報專訊】警方單方面宣布修訂《警察通例》下傳媒定義,7間大專院校的新聞系或學院發聯合聲明反對,稱做法剝奪非主流媒體記者、自由記者及公民的採... 詳情
【明報專訊】警方2017年「放蛇」拘捕多名Uber司機,事後28名司機因非法載客取酬而被裁判法院定罪,其中24人在終審法院提出終極上訴本月初... 詳情
百佳3200萬元現金券抽獎 消委會:非直接紓民困
【明報專訊】有份獲批保就業計劃的兩大超市集團百佳及惠康,按政府要求為顧客提供優惠,其中百佳前日宣布向弱勢社群派發4000萬元現金券之外,昨宣...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昨公布,再多約8.2萬名僱主成功申請第二期保就業計劃,涉及工資補貼115億元,承諾受薪僱員人數逾48萬人。不過,當中約560...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0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