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道立:欠理據批法官 損司法公信 發13頁聲明申法律原則 稱法庭絕不應政治化
【明報專訊】法庭審理反修例案件屢惹爭議,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昨日罕有發表長篇聲明,稱在不熟知情况及欠適當基礎和理由下,或單憑純粹聲稱、斷章取義之事就批評法官及法院,「均是錯誤的,也損害了公眾對司法的信心」。他強調任何批評必須理由充分、恰當地提出,「司法機構及其職能絕不應被政治化」。
陳文敏:免法庭捲政治 鄭若驊有責發聲
港大法律學院公法講座教授陳文敏稱,法院判決可以批評,但需有充分理由,胡亂從政治角度批評法官個人,或以政治取向批評判決,只會損害司法制度,「我完全認同馬道立首席法官的憂慮」。他認為聲明應由律政司長發出,指鄭若驊有責任維護司法機關,以免司法機關因要自辯而捲入政治辯論,失去中立。
馬官的聲明長達13頁,稱鑑於社會近期對法院裁決出現各種評論、批評,冀向社會重申指導司法工作的基本原則。聲明重申多項法律原則,包括公平審訊、假定無罪等。聲明提及,法官必須嚴格依據法律及法律原則處理案件,法院職能不包括裁斷政治爭論等,法院及法官既無此權力,亦不應嘗試如此行事。
倘疑不公 上訴最直接
對於法官裁決及判辭爭議,馬官指出,法官履行職責時必須無偏頗、不得受任何政治主張的偏見影響,若任何理由顯示法官處理案件時受外來事宜影響,或非大公無私,有多種途徑可糾正,上訴是最顯而易見的方法,如案件開審前任何一方有理由爭辯法官或非大公無私,可申請取消法官審案資格,公眾亦可投訴法官行為。
目前司法機構如收到針對同一名法官的類似投訴,會上載至司法機構網頁,網頁現載列8宗案件,當中4宗由裁判官何俊堯審訊,指何官處理案件所作評論或裁決,觀感上令人理解為有所偏頗。
葛珮帆斥避重就輕
曾多番批評法官的民建聯葛珮帆對馬官聲明表示失望,斥「避重就輕」,無直接回應大眾質詢。她說同意馬官聲明中的原則,問題在於如何執行。倡議設立「量刑委員會」的民建聯周浩鼎稱,多國都有這做法,可令量刑更一致。他相信馬官的聲明不能說服公眾,批評未着墨於如何確保下級法院正確運用法律原則。
戴啟思:對法庭攻擊前所未見
大律師公會主席戴啟思以個人身分回應本報查詢稱,相信馬官聲明是冀回應過往數周對司法機構前所未見的攻擊,表態法官是按法律程序行事。他說過往大律師公會、律師會均曾發聲明回應,但攻擊未停,既然馬官已發聲明,希望事件就此完結。
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說,近期接連出現對法官的批評,均非基於理性,「講到警察拉人、法官放人,都顯露群眾愈來愈不明白法治觀念、司法獨立的重要性」,故馬官要重申公平審訊、無罪假定等原則。法律界議員郭榮鏗稱,司法機構罕有公開回應公眾指控,相信是看到社會對司法機構有史無前例、系統性重複攻擊,籲報章、議員勿再將行動「升級」,認為只會進一步打擊公眾對司法的信心。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