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建築永和號「滅頂」 保育界:災難 市建稱結構不理想 古蹟辦:緊急鞏固 移除難免
【明報專訊】獲市建局同意全幢保留的中環一級歷史建築「永和號」,近日被發現其特色金字瓦頂被清拆,內櫳木樑、木地板及水泥階磚被掏空,原有的青磚牆新建了鋼筋混凝土結構,保育界形容是災難,全港僅存的「背靠側」青磚唐樓面目全非。古蹟辦稱早前收到市建局報告,表示永和號因建築結構狀G不理想而要做緊急結構鞏固工程,一些原有建築特色元素無可避免地移除。中西區區議會明天將討論事件。
明報記者 鄧俊豐
有最少130年歷史的永和號位於中環威靈頓街,樓高3層,相信是本港現存最古老唐樓。3年前經永和號關注組等團體爭取,市建局同意全幢保留,並獲古諮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不過,關注組成員、建築文物保護師徐聖傑上周發現,永和號唐樓的雙筒雙瓦式屋頂已被清拆,內部加建了多重鋼架結構,原有的西江杉橫樑、木梯、木地板等構件被移除,而原建築由青磚牆及木樑承托,現時承重轉到新加建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面對威靈頓街的立面更多了兩道混凝土橫樑。
曾允全幢保留 市建:構件盡量保留重置
市建局回覆稱,合作發展商去年為永和號完成結構安全評估,顯示其結構狀G不理想,建議做緊急鞏固工程,臨時加固工程方案去年11月獲屋宇署批准並向古蹟辦匯報,承建商其後將部分已嚴重老化的頂蓋及木樑等具建築特色的構件暫時移走,交文物保育顧問修復。局方稱此舉可更有效保護構件,臨時工程本月完成後,局方將盡量保留有關構件,並在修復該建築時重置或重用。
古蹟辦證實,根據市建局報告,局方建議為該歷史建築做緊急結構鞏固工程,以保障公眾安全,而因有關計劃屬私人發展項目,非政府的新基本工程項目,不受發展局文物影響評估機制所規範。市建局則補充,顧問正就不同活化方案做詳細可行性研究,會向古蹟辦提交具體發展細節及修復方案,並會適時向中西區區議會匯報項目工程進度,強調臨時加固工程不會影響永久保育方案。
關注組質疑市建2018年稱沒即時危險
徐聖傑質疑:「2018年局方(於網誌中)說沒有即時危險,為何一年後會有一個如此悲劇性的改變?」他又說鋼筋混凝土結構取代原本作承重的青磚牆,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情G匪夷所思,「文物保育首要原則是要保留建築的原真性,但現時卻蕩然無存,還保留了什麼?」他認為古蹟辦應公開交代批准工程前,提出過什麼意見及經過什麼程序,始同意局方作出上述結構改變。他說市建局作為公營機構,卻以私人發展項目為由不跟從機制做文物影響評估,說法牽強,又稱此建築一直甚受社區重視,但施工前完全無公開諮詢,對此十分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