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已導致超過3000人死亡,世衛按全球確診者數字推算死亡率約3.4%,香港大學最新推算,有發病的患者當中,死亡率約為1.4%,當中長者屬高風險,70歲以上者死亡率較整體高2至3倍。港大醫學院長梁卓偉建議長者及與長者同住的人應避免聚會、外遊,盡量留在家中。
整體低過SARS 長者高兩三倍
根據世衛資料,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月6日上午6時(本港時間昨午1時),全球有97,993宗確診,當中3381人死亡,以此計算粗死亡率約3.4%。身兼港大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醫學講座教授的梁卓偉,以及港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和生物統計學分部教授胡子祺的團隊,以武漢1月初之前的患者數據,以及世界各地的患者數據,推算全球發病死亡率約為1.4%;當中長者風險較高,70至79歲患者的發病死亡率約4%,80歲或以上約為6%。梁卓偉說,此次疫情發病死亡率低過SARS和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但高過2009年豬流感,而1.4%發病死亡率已不算低,不容忽視。他又說,長者屬高危群組,應特別照顧。
梁卓偉:涵蓋發病未確診者 較世衛準確
至於世衛數據計算出粗死亡率為3.4%,梁卓偉解釋,粗死亡率是計算當下已確診者中死亡個案所佔比例,但部分人發病後未被確診,部分確診者數周後或會死亡,這些因素未反映在粗死亡率內,故該數字不準確;而發病死亡率即有病徵的患者中,死亡人數所佔比例,當中包括有病徵但沒被確診者,但不包括沒病徵的隱形患者。
梁又稱,除了粗死亡率和發病死亡率,計算死亡率方法還有入院死亡率及感染死亡率,前者是入院患者當中死亡人數所佔比例,後者是感染者中死亡人數所佔比例。他說,由於有病徵的患者數目或只是感染病毒人數的冰山一角,感染死亡率仍是未知之數,但暫時看不到證據顯示沒病徵的隱形患者數目超過有病徵者數目。
本港至昨午累計有107宗個案,當中2人死亡,梁卓偉認同本港仍有已出現病徵但未被確診的個案。
他說,檢測病人樣本愈多愈好,現時本港實驗室仍有空間可增加檢測。
食衛局:聯絡私醫蒐集病人樣本
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徐德義稱,在本港首105宗確診中,有36%來自「加強化驗室監察計劃」。他說過去一段日子不停增加檢測,現正聯絡私家醫生網絡,探討讓私家醫生參加化驗室監測計劃,收集病人樣本作檢測,冀找到社區內早期或病徵輕微的患者。
明報記者
(抗疫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