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受本港經濟轉差及立法會延遲批出工程撥款影響,近月政府招標的工務工程大減。多名工程業界人士向本報稱,最近一兩年由於工程量減少,承建商為求中標以獲現金周轉,紛紛以低價入標,標價較過去最少下跌10%;有部分承建商甚至以低於成本價格入標,令業界面對激烈競爭,其中建築署「建築工程投標價格指數」見5年新低。有業界中人稱承建商以超低價入標會造成惡性循環,在將貨就價下擔心拖低工程質素。
明報記者 黃俊鋒
政府消息:情况不健康
政府消息稱,留意到部分工程標價較一般市價低,亦見比以往更多承建商加入低價搶標,認為情况並不健康。有公營機構指評審標書時,需要投標者通過財務審核後才可獲批合約(見另稿)。
本港工程界經歷「十大基建」的黃金期後,近年工程量有所回落,工程標價持續向下。反映工務工程造價走勢的建築署「建築工程投標價格指數」,自2016年第3季達到高峰後持續向下,截至去年第3季的最新指數,更跌至自2014年第3季後的5年新低,對比2016年高峰時累計下跌約6%。至於反映興建公屋成本、房委會的「新建工程投標價格指數」,截至去年第2季的最新指數,亦是自2015年第3季後的新低(見圖)。
重建郵政總局 低預算6億
本報翻查立法會工務小組文件,去年第二季批出的13份工程合約中,多份的合約價較預算價為低,其中「重置香港郵政總部」所批出的合約價約10.8億元,較原先預算的16億元低逾三成;九龍幹線——啟德東工程一項,批出合約價約19.7億元,亦較預算24.9億元低兩成。
醫局消息:低市價三成不考慮
政府消息人士稱,留意到近月工務工程的投標價出現較大幅度回落趨勢,部分標價更較一般市價低三成左右,而且較以往有更多承建商加入低價搶標,認為情况並不健康。醫管局消息人士稱,目前有部分公營醫院的重建工程由該局負責,留意到近來有承建商以較低價競投部分工程,「可能市場上沒有太多大工程,有工程都搶住先」。這人又說,醫院重建工程除價格外,更重視工程質素及技術,內部在評審標書時會特別留意「超低價」標書,若較市價低三成或以上不會考慮,以免因價錢過低影響工程質素。
業界為免倒閉 爭資金周轉
利基控股主席單偉彪承認過去一兩年工程界出現低價入標現象,最近情况更見增加,相信有部分承建商因缺乏工程在手,寧以低價入標增加中標機會。
他稱,若投標價格過低,難免出現工程質素參差等問題,其公司不會為奪得合約而壓低標價。
香港建造商會行政總裁謝子華稱,由於工程量不足,目前市場「汰弱留強」,不少承建商為投得工程會減價投標,標價較市價一般低5%至10%,甚至有承建商以低於成本價競投,目的是中標後取得現金周轉,避免公司倒閉,「許多公司為生存及維持核心班底,無奈地以低價搶一些工程回來,而政府工程是以價低者得為原則,因此價錢自然低了」。他說低價投得合約的承建商往往會透過壓縮工人收入、更改設計,甚至拖延工期等不同方法削減成本。
發展局:標價過低會再作評估
發展局回應稱,評審工務工程標書方面,當局會考慮投標者的技術及投標價,投標價一般佔標書總評分60%,若工務部門認為投標價過低,就會再作全面評估,以評估因不合理低價標書所引起的各種風險,包括違約、使用不合格材料及施工不合格等,再決定是否推薦該份標書;而過去4年有關個案均不多於5宗,未見去年有明顯上升趨勢。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