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評論題
試評論以下對網上資訊的看法。
一心:「我看到一則網上信息,有一個司機撞倒老人家,不顧而去。」
有容:「我也看過這則信息,不少網友都說,其實是老人家設計陷害,勒索金錢。」
一心:「有圖有真相,我明明從網上圖片和錄影中見到司機撞倒人的事實,不會有假的。」
有容:「有時眼見也未必為真,也有途人作證,是老人家自己不小心,橫過馬路……」
◆思考站
主要概念:資訊、證據、真相
(1) 試用詞語或短句概括一心和有容的態度
一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心還是有容的看法較可取?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試判斷以下哪一個發言較扣題?
a. 評論有容的態度為何較適合現今社會
b. 評論社會為何出現假新聞
◆參考答案
(1) 一心管中窺豹,相信「有圖有真相」;有容較客觀全面,認為「眼見未為真」。
(2) 有容,因為在證據不足的情G下,沒有隨意對事件真相下判斷,比一心審慎小心。
(3) a
■學生首輪發言 (節錄,經編輯)
A:二人的對話正正反映網絡充斥不同的評論和資料。我覺得一心和有容處理網上資訊的態度值得學習。因為他們會用圖片、途人的說話等證據來分析整件事。
B:從二人的對話可見,現今社會的資訊流通性十分高。任何人只要擁有手機,便可以隨時隨地發布、接收和回應資訊,導致假消息、假新聞充斥。我覺得一心和有容的態度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面對任何事情,特別是網上資訊,要抱持中立、客觀和理性的態度分析,應該「小心求證」,就像一心和有容。
C:我們常說:「眼見為實,耳聽為真」,這句說話在現今社會是否仍然適用?有容認為老人家為了勒索金錢而設計陷阱。其實,現今社會人與人之間失去信任,關係疏離。內地曾有好心人扶起跌倒的老人,反被老人狀告。由於這種社會現象十分嚴重,所以我覺得有容的推測十分合理。
D:現時社會充斥茼U種不信任,即使發布者聲稱資訊已核實,也無法令人完全相信其真確性。一心比較容易相信網上資料,覺得「有圖有真相」;有容則從多角度分析,思考事情的真確性、當事人背後會否有企圖。我覺得有容的態度更適合現今的社會狀G,我們不應該輕易相信網上資訊,即使有圖也可能是造假的。
E:一心認為「有圖有真相」,只要有圖,便等同有證據,證明事件屬實。相反,有容認為「眼見未為真」。我認為有容抱持這種態度是無可厚非的。如C同學所言,現在內地有許多類似案件,即「碰瓷黨」。人的好心經常被利用,所以漸漸地產生戒心,不會輕易相信自己接收的資訊。如B同學所言,人人都可以傳播資訊。面對煽情的資訊要加以求證,實在無可厚非。
■點評教師
資深中文科老師:蒲葦、袁漢基
◆整體點評
(1)明確立場
一般評論題需要確定立場,交代觀點,然後闡述,其間判斷是非曲直,評定優劣得失,示範同學未有充分發揮兼顧。這類題目提供兩個人的看法,即使均有不足,仍有一方較為優勝,不宜全盤否定。同學可先指出二人可取和不足之處,再進一步論述,比較何者較為優勝。比較時,最好有具體衡量原則,例如「何者的看法對社會更有建設性」,又例如「何者較有網絡道德」。有同學提出「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原則,令人眼前一亮。
(2)概括看法
評價二人的看法時,可以運用價值判斷的詞語概括,例如一心「斷章取義」,有容則「多角度思考」、「比較客觀」等等。B同學拋出了「中立」、「理性」、「客觀」等詞彙,可以進一步解釋意思。實際上,有容有「耳勝於目」的傾向,比較相信聽回來的資訊,是否真正達至「中立」、「理性」、「客觀」?又或者,「中立」等於不偏不倚嗎?多角度等於「客觀」嗎?這些問題都值得同學進一步討論。需要注意的是,「主觀」和「客觀」是相對的,但沒有絕對的客觀,多取幾個主觀的意見可以令看法變得較為客觀。
(3)緊扣題目要求
近年同學做評論題時,最大的問題是扣題不夠緊密。這條題目要求同學評論一心和有容的看法,而非評論社會風氣。此外,同學應該善用材料。例如提出「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這個原則後,需要利用材料加以闡述,例如一心「大膽假設,但沒有小心求證」,有容「沒有大膽假設,但小心求證」。
(4)拓展方向
同學可以談談網上資訊的特質,例如時間和空間、傳播速度等特點;同學也可以指出證據、意見和真相的分別。網友的說法是意見,網上圖片和錄影是證據,意見和證據並不等於真相。討論臨近結尾時,同學可以作少許呼籲,令討論有正面立意,例如重申對網絡信息應有的態度,應否動輒下判斷或判論等等。
■袁漢基老師解題和發言示範
主要概念:資訊、證據、真相
思考方向:(1) 何者角度相對較多?
(2) 何者沒有妄下定論?
(3)何者整體態度較客觀或語氣較寬和?
發言示範:「一心角度單一,偏執視覺的信息,急於論斷,短於反思/思辨(如資訊的真偽、多寡,媒體的可信度等);有容認識及分析資訊的角度相對較多、未有急於/妄下定論,亦沒有完全否定一心的看法,整體態度較客觀,語氣較寬和,符合審慎、理性的原則。」
文:楊惠婷
圖:楊柏賢
[語文同樂 第4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