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想像你人生有兩件行李,一個寫荂u有關」,一個寫荂u無關」,哪一個更重要?有一朝起H,在}奶茶的時候,突然想到這個在腦海浮現的問題。如果生活是由「有關」與「無關」的事情組成,什麼是與我們有關?什麼是無關? 是由哪些人決定?無關的事情便不做了嗎?這個問題我突然覺得很重要。
小時候,大部分「有關」自己的事情是由父母決定的,而在華人社會中,無關生活的事情最好不要做太多,父母常常這樣教導我們。「怪獸家長」讓子女學這樣學那樣,因為這與考入學校「有關」。到了大學的時候,學生可以自己選擇了,但有時為了令履歷書像樣,有助畢業後找工作,學生也參加了這樣或那樣「有關」的活動。大學研究者也會這樣,自己研究的課題,聚焦了一點,其他課題好像與此無關了。
當然「有關」是重要的,但一個功利社會的形成,往往過分強調「有關」,把一切連起實際的用途。例如一個在大學讀文學的學生,他拿茪@本文學書,我們覺得是理所當然,但如果他拿茪@本沒關係的「閒書」,看得津津樂道,我們又如何反應?
有一天,我在書店堿搢鴗@本書,直覺要翻一翻,但題材與我的教學和研究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我就是想看一看。這是台灣大學張文亮教授撰寫的科普書,名為《與十九世紀傑出女性科學探險家相遇》(2019)。我是完全不懂科學的人,到現在為止,我都不明白飛機為何可以飛?船為何可以浮?然而,張教授以故事的形式來說科學的事情,娓娓道來,適合普羅大眾閱讀。
究竟在19世紀有哪些女科學家?我很想知道。他寫了10位,包括生物學家、首個女醫生、植物學家、精神護理先鋒、工業毒物化學家、鳥類生態學家和心臟醫學大師等,所有故事都很有啟發性。我們現在對科學家有以下典型的形象:在充滿藥水味的實驗室、穿著白袍和拿虒梣猼漕k人,但張教授筆下的科學家是探險家,她們的實驗室在大自然、在深山中。她們能夠把植物分類,因為她們長期在野外獨自觀察花的變化,有不少自學的經驗。同時,她們要背負不少社會的歧視,甚至生命的危險,因為她們是女性,在大眾的角度看,她們做蚖P自己性別「無關」的事情。
做「有關」的事情總會帶來安全感,為自己建設的牆壁加厚,而當你踏上「無關」的路上,或會聽到野外的風聲,會遇到挑戰,但生活不是無盡的探險嗎?
.黃淑嫻 - 作家、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創作小說、散文、詩。作品包括小說集《中環人》(獲第25屆中學生好書龍虎榜十本好書),近作散文攝影集《亂世破讀》。
.賴恩慈 - 電影及劇場編導、演員。曾獲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及鮮浪潮電影大獎等。代表作《女兒紅》(獨 腳戲) 及《N+N》(電影)。出版散文攝影集《亂世破讀》。
文:黃淑嫻
圖、圖說:賴恩慈
[語文同樂 第4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