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有人曾說:「香港有了饒宗頤,便不再是文化沙漠。」饒宗頤教授(下稱饒公)擅長寫詩、填詞,還有寫駢文,寫散文。在他超過100歲的人生之中,一直為推進中國傳統文化而努力。他曾說,中國傳統文化都蘊藏在這些古代文體堶情A不掌握它們,國學研究沒辦法突破。
家學淵源(1917-1952)
1917年,饒公於廣東潮安出生。饒氏家族是潮州富戶,父親饒鍔(1891-1932)經營錢莊,亦是著名學者。母親蔡氏在他兩歲時因病去世,從此饒公跟祖母住在一起,自幼比一般孩童獨立,能夠靜心讀書寫字。饒公的自述中曾提到,「我的這種氣質小時候就很明顯。就是不管外面的世界、人家的事情,只做自己的事,而且全神貫注地做好」。
饒公的父親饒鍔尤好藏書,家有藏書大樓名天嘯樓,鼎盛時典籍達十萬餘卷。饒公在書堆中成長,6歲在父親的教導下,開始學書法,10歲已能背誦《史記》。饒公讀中學時,因總覺得學校教育不適合自己,加上他喜歡無拘無束的學習環境,僅讀了一年中學便決定休學,在家自學,父親也同意他在家學習。16歲那年,父親猝逝,饒公繼承父親遺志,整理《潮州藝文志》,並於1935年完成修定全稿,由此踏上學術之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戰火中隨大學到處講學;雖然生活流離困苦,但他堅持不懈,撰寫並發表了大量學術著作。
寓研於教(1952-1968)
饒公1949年移居香港,並於1952年開始於香港大學中文系任教,深入研究詞學、文選學、甲骨學、古文字學、楚辭學、上古史地、目錄學及版本學等,成果甚豐;同時亦開始鑽研敦煌學、簡帛學、中外文化交流史等,成為很多研究課題的先行者,代表作有《殷代貞卜人物通考》及《詞籍考》等。
上座傳經(1968-1973)
學藝雙攜(1973-1978)
1968年秋天饒公應邀到新加坡任教,1973年回港出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饒公在這段時期不時到世界各地講學,蒐集流散當地有關中國學術及藝術的相關資料,包括敦煌學、古代書畫藝術等,完成重要著述如《黃公望及富春山居圖臨本》、《敦煌白畫》、《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等。
與此同時,饒公開始大量創作書畫,他的海外寫生作品受到世界各地藝術研究者的推崇;書法自成一家,世人稱為「饒體」。饒公主張「學藝雙攜」,即學術與藝術互補互益,他也身體力行,實踐這個理念。
退而不休(1978-2018)
饒公退休後的學術研究成果更見豐盛,他筆下逾千篇的論文,有一半就是在此期間完成。藝術方面,饒公創作不斷,除了發展出極具自我風格的敦煌白描繪畫外,更開創了「西北宗」山水畫,及以獨有的筆法、色彩、構圖所創作的「饒荷」。書法上,他的甲骨榜書、寫經體行楷,以及從晚明人書體發展開來的行草,均在此時期有豐盛的創作成果。
■饒宗頤的故事
展覽日期:即日至2020年2月17日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一樓專題展覽館三、四及五
費用:免費
查詢:2180 8188
網頁:bit.ly/2LocbW3
文、圖:香港文化博物館
[語文同樂 第4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