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空間站要有中國特色,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在日前召開的第4屆中國人因工程高峰論壇上,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透露,中國計劃在2022年前後完成太空站建造並開始營運,太空站近期規模為100噸,可載3人。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強調:「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歷經27年的發展,在全面進入空間站時代的同時,也在謀劃更遠的發展。」 周建平《中國空間站》的報告圍繞中國太空站建設的主要目標、工程的系統構成、科學研究和應用等方面展開。他指出,太空站將在2022年前後建成和營運,屆時中國將成為獨立掌握近地空間長期載人飛行技術,具備長期開展近地空間有人參與科學實驗和綜合開發利用太空資源能力的國家。太空站規模適度,具有較強擴展能力,能較好滿足載人航太技術發展和應用方面的需求。 打造溫馨太空實驗室 「設計中國空間站遵循什麼原則?」周建平說:第一,符合中國國情,有所為有所不為,規模適度留有發展空間,並且要具有突出的中國元素和核心內涵;與中國不斷增強的大國地位相匹配和適應,助推航太強國的建設;第二,充分採用當代先進技術建造和營運太空站,全面掌握大型空間設施的建造和在軌操作技術;第三是高度重視應用效益,在空間科學研究和應用領域取得重大成果。 「大家知道航天都是比較花錢的,國際太空站已經花了1000多億美元了,中國怎麼把空間站的設計、管理做得更好,要以小的代價來實現科學的追求、技術的追求,對我們是一個挑戰。」周建平指出,在未來2到3年,天宮核心艙會被打上太空,繼而是「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與之交會對接,開展艙內和艙外的科學實驗。「在人因工程支撐下,我們一定會把中國空間站打造為太空人溫馨的太空之家,並取得更多原創性世界級空間科學成果!」 發射微小衛星省成本 更讓人期待的是,周建平透露:現在航太發展很快,未來的貨物氣閘艙可以發射小衛星和微小衛星,在太空發射,能減少很多成本,今後可以為不同的航天機構提供服務。 他強調,中國太空站的建成和營運將有力支撐航天強國建設目標,有力推動中國航天科技的發展,大幅提高中國太空科學研究和應用的能力,為中國和世界的科學家提供一個高水準的太空實驗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