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年天貓「雙11」購物節,物流訂單量達到12.92億,再次打破紀錄。不過,「買買買」的背後,快遞包裝材料卻帶來資源負擔和環境壓力巨大。 中國科學技術部屬下的《科技日報》刊文稱,今年雙11的12.92億個訂單刷新紀錄,但在網上痛快「買買買」的背後,卻是紙盒、塑膠袋、防震泡沫等快遞包裝的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 文章引述報告指出,2018年中國共消耗快遞包裝材料941.2萬噸,其生產、使用和處理過程排放1303萬噸二氧化碳,需種植約7.1億棵樹才能中和;2018年,中國快遞廢棄物的填埋和焚燒帶來了近14億元的社會管理成本。 2018年達941.2萬噸快遞包裝垃圾 中國各類快遞包裝材料消耗量從2000年的2.1萬噸增長到2018年的941.2萬噸。在特大城市中,快遞包裝垃圾增量已佔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則為85%到90%。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控制,按照當前快遞業的發展速度,到2025年,快遞包裝材料消耗量將達4127萬噸,資源負擔和環境壓力巨大。 文章指出,對於包裝的綠色化和減量化,國內尚未出台強制標準。雖然電商和快遞業也在持續進行「綠色化包裝」的工作,但與2019年「雙11」的12.92億個訂單帶來的包裝材料環境和資源壓力、社會影響相比,目前電商平台和快遞公司所做出的包裝綠色化努力還遠遠不夠。 文章認為,快遞包裝綠色化等國內政策法規都以倡導為主,缺少相關強製或激勵性政策,有關部門應制定相關政策法規,引導建立包裝材料回收機制和循環使用體系,創新回收與重複使用的激勵機制等;加快制定快遞包裝材料及規格的相關標準,建立綠色認證、標識體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