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電影業曾經十分發達,領先東亞市場,影響力遍及海峽兩岸與華人世界。1940至60年代,國內外局勢動盪,左、右派藉香港電影作政治宣傳,為本地電影業發展帶來重要影響。
文:呂惠如
圖:香港電台、資料圖片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政府將曾於日治時期參與電影拍攝的人稱為「附逆影人」,加以壓迫,部分「附逆影人」如張善琨、周璇、白光因而避走香港,但也讓電影業有空間注入新動力。此外,一批從上海來港的電影人想藉這片自由土地一展拳腳,於是開設電影廠及規模龐大的電影公司,拍攝出《國魂》、《清宮秘史》等巨製,造就香港國語電影的興盛。除了針對中產的國語片大盛,以中下階層或華南觀眾為主要對象的粵語片亦是主流,國、粵語片並存發展。從抗戰勝利到1949年底,香港共攝製440多部電影,成為電影出品眾多的地區之一,亦是當時南中國唯一的電影中心。
社會壓抑 藉電影表達想法
1949年後,中國電影市場不再對外開放,打擊港產國語片。1950年代,粵語片開始成為香港電影主流,佔本地產量四分之三。其中,左派寫實電影繼承上海電影文化的傳統,內容多反映生活、批判現實,成為市場主流,《人海萬花筒》是例子之一。浸大傳理學院電影學院副教授吳國坤博士說:「這時代的(左派寫實)電影反映某種理想主義,當時社會很壓抑,政府卻坐視不理,大家便尋求方法(表達壓抑的處境)。」電影、藝術成為表達想法的渠道。
1950年代,在東、西方的冷戰格局下,香港電影從思想上可分為左、右兩派,電影公司如長城、鳳凰、新聯(簡稱「長鳳新」)屬左派陣營,南洋、永華則屬右派。因港英政府擔心共產黨勢力在港坐大,遂於1952年下令將20多名左派電影工作者驅逐出境。此外,政府於1953年頒布《電影檢查規例》,由社會精英組成的「電影委員會」負責審查所有在港放映的電影。
右派勢力也透過電影在港發展。1956年,王元龍、胡晉康、張善琨等人成立「港九電影從業人員自由總會」(翌年改稱「港九電影戲劇事業自由總會」),香港電影若要在台灣發行,必須先向總會登記。1953年,右派的亞洲影業有限公司在美國的亞洲基金會資助下成立,作品包括《半下流社會》,講述一群在內地解放後流亡來港的知識分子聚居調景嶺的故事。
1950年代末,香港經濟開始起飛,電影觀眾的口味逐漸傾向追求娛樂。政治雖有分歧,市民對藝術和文化的渴求卻可以很一致。1963年,由李翰祥執導的港產闊銀幕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便打破政治和地域界限,紅遍中、港、台和南洋。吳國坤表示:「1950、60年代,在香港和台灣有很多人是從中國大陸過去,對中國仍然很嚮往。若電影提供不太涉及政治,而是涉及『文化中國』的世界,絕對可以吸引很多具中華情懷的觀眾。」
中華情懷電影 打破政治地域界限
以往來自內地南、北方的居民同時於香港聚居,兩者間的矛盾與融合經常在生活中上演。1960年代,本地製作了一系列以此為主題的電影,其中《南北一家親》便講述南、北兩個不和的家庭,如何透過下一代的努力達至和解。吳國坤解釋:「電影提供一份想像,希望大家在糾紛之中可以一同找到出路,觀眾藉蚢q影世界獲得一份共同對話的關係,電影發揮潛移默化的功能,甚至有助彌補社會裂縫。」
■香港電台《香港歷史系列IV》
電視版:即日至2019 年11 月30 日,逢周六晚上9 時30 分在港台電視31 播出;即日至2019 年12 月3 日,逢周二傍晚6時在無邦q視翡翠台播出
電台版:即日至2019 年12 月2 日,逢周一晚上9時在香港電台第五台播出
[通通識 第6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