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雙十一購物節養活了中國的快遞行業,但同時也帶來了過度包裝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昨日發布《中國電商、快遞包裝廢棄物調研》指出,中國快遞廢棄物的填埋和焚燒,帶來了年接近14億元人民幣(約15.6億港元)的社會管理成本。而過度包裝導致的電商產業廢棄物中,塑料包裝等回收率最為低下。 2018年940萬噸 2025年4127萬噸 綠色和平報告指出,中國各類快遞包裝材料消耗量,已從2000年的2.1萬噸增長到2018年的941.2萬噸。在特大城市,快遞包裝垃圾增量,已佔生活垃圾增量93%,部分大型城市則為85%至90%。若不施行有效措施控制,2025年將達到4127萬噸。 報告說,快遞包裝材料可以劃分為紙類和塑膠類。去年中國共消耗紙類快遞包裝材料856萬噸,塑膠包裝材料85萬噸,分別佔比91%和9%。其中快遞紙箱類包裝廢棄物只有不到5%被重複使用。而快遞塑膠包裝,包括塑膠袋、珠光帶、填充物等,因為價值低不會被拾荒者收集進入非官方回收管道,而上海等城市亦將之視為乾垃圾,排除在官方回收系統之外。 膠類再生成本高 99%未回收 塑膠類快遞包裝因回收困難,再生成本高、利潤低,造成當前約99%被混入生活垃圾,被焚燒或填埋處理,進而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綠色和平估算,若不採取有效措施,至2025年中國填埋快遞包裝將達到609萬噸,處理費用達42.9億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