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專修犯罪學的四年級生龍沛烽說,課上的確有機會學習問話技巧,例如看紀錄片留意疑犯的小動作,「很多人說謊會搔鼻,其實有原因,人緊張會影響血液流動,鼻頭充血便覺痕癢」。學系亦設模擬問話室,方便學生更理解審問程序。然而,犯罪學更多是讓學生學習理論,找出犯罪模式、原因,減少同類案件發生。
研究案例、社會議題
基礎犯罪學堙A龍沛烽特別記得外國有多宗案例顯示,殺害性工作者的兇手多有虐殺貓狗的前科,「他們視殺貓為小試牛刀,發現沒什麼大不了,便大膽殺人。以前從沒想過兩者有關係」。課堂亦討論香港「一代賊王」葉繼歡,1980年代起多次持械闖入鬧市金舖打劫,部分原因是看中當時香港警方武裝不足,故有機可乘,其兇悍可謂時代產物,「現在流行高科技,很少埋身持械行劫,智慧型犯案則很多。很多人打趣說我們(犯罪學學生)很會犯罪,我們當然會了解罪案怎樣發生,但看得最多的(資料)是社會環境如何影響人犯案」。
學生兼修犯罪學與社會學,三年級才選專修範疇。城大犯罪學系副教授陳慶泉說,兩科知識有時互通:社會學集中觀察社會現象、空間設施、大眾行為與價值觀,而犯罪學通過理解犯案者身處的社會環境,分析社會導致人們犯罪的原因,繼而治罪案的本,如街燈設置會左右犯罪意欲,「在一條充滿街燈的街上,前方有老翁,你(指犯罪)會即時跑上前搶劫,還是待他走到陰暗的地方才下手?」
社會學 拿手做研究
「為什麼港大學生一定是『ABC』(指曾經留洋、英語流利但不擅中文的華人)?中大女生就是『村姑』?不一定的。」相比罪案,姜巧盈更有興趣從生活小事思考社會既定的想法,故三年級起專修社會學,自言比常人想得更多,「人為什麼一定要排隊?觀眾看Marvel電影,多數留意刺激情節,但我會想,為什麼這麼多白人演員?」她特別喜歡「中國近代社會議題」的課,探討內地婚姻與生育政策、香港樓市現象等。
身為社會學學生,除了於入門課認識不同學術主義,還會修讀「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他們不時獲派研究功課,包括設計問卷、訪問人物與分析數據,「就像問卷1至4分,沒有平時1至5分、代表中立或無意見的3分,結果所有人都被迫表態,我們又如何看待這些結果呢?」歸功於日常課業的訓練,不少學生畢業後可於市場或社會研究機構謀得職位。
話你知
˙有志入讀城大的學生欲專修犯罪學及社會學,有兩個方法:
(1) 報讀犯罪學及社會學(JS1111),二年級直接主修犯罪學及社會學,至三年級再二選一,決定專修犯罪學或社會學
(2) 報讀社會及行為科學系(JS1110),二年級決定主修科(三選一):犯罪學及社會學、心理學或社會工作
˙ JS1111、JS1110首年課程內容相同,學生皆會涉獵犯罪學及社會學、心理學與社會工作學科
文:蔡康琪
圖:網上圖片、受訪者提供
[明路—生涯規劃 第6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