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不少安老院長者需穿約束衣或督H度日,自理能力漸走下坡。有院舍兩年前仿效台灣與日本的自立支援照顧模式,即「不約束、不臥H與不尿布」,不會動輒約束長者,而是設計照顧計劃,支援長者解決問題。如訓練下肢能力減少跌倒風險,令需穿安全衣等約束物的長者較當初減少65%。 80歲的鄭婆婆有高血壓、濕疹及跌倒風險,昔日在私營院舍長時間督H及坐輪椅,兩年前入住津助安老院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養真苑,最初起H亦需姑娘扶起,也不願做運動,在物理治療師鼓勵下,她做運動「練下腳力」,逐步減少督H時間。鄭婆婆一年後已可自行扶助行架由房間走到飯堂,如今她每周做兩次運動,較以前精神,「手腳自由些,不會那麼束縛」。 鄭婆婆是該院自立支援先導計劃37個長者之一。院長林麗鈿兩年前到台灣參觀推行自立支援照顧模式「三不」(不約束、不臥H、不尿布)的院舍,目睹當地院友生活質素好,去年底嘗試在院舍試行。 訓練長者下肢能力 減跌倒風險 起初不少員工質疑不用約束物,長者可能跌傷,擔憂被家屬投訴。林麗鈿說與社工、護士等人設計照顧計劃,找出每個長者被約束的原因,發現不少院友凌晨上廁所易跌倒,往往已預先要求家屬簽同意書允許長者穿約束衣。院方於是針對長者提供支援,如訓練下肢能力以減少跌倒風險、安排睡前小便、增設離H感應器。思維與以往不同,「幫他解決做不到的問題,而不是不去做」。需穿安全衣、防滑褲等約束物的長者由2017年12月的48人,減至今年10月的17人。部分個案因身體狀G,仍需約束。 林麗鈿憶述,有坐輪椅的院友想到銀行櫃員機取錢,職員遂以此鼓勵院友做運動,訓練站立能力,結果院友如願在職員陪同下外出取錢。「管理層決心很重要」,她相信前人成功,香港也應推行,改善院友自理能力,提升生活質素,在人生最後一程「活得有尊嚴」。 膠紙綁員工數小時 體驗被約束感覺 為讓員工更深入認識自立支援,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舉辦課程,由社團法人台灣自立支援照顧專業發展協會秘書長廖志峰等人來港分享,課程中會用膠紙綁茩工手腳數小時,以體驗長者被約束的感覺。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服務總監(長者照顧—家居及社區照顧)唐彩瑩說,今年開始亦在日間中心與家居照顧服務試行自立支援,有15個長者參與,部分活動能力好轉,有人能戒尿片。她說以往行業較「專業主導」,自立支援模式則「要令長者有能力做」,冀長遠院舍及社區照顧可推行此文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