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究人員在距汕頭南澳外海15海里的南澎列島國家自然保護區調查中,首次在南澎列島位於北回歸線的海域,發現最少15種「造礁珊瑚」,包括面積較大、以鹿角珊瑚和薔薇珊瑚為主的石珊瑚群落,種類數目和分佈面積均遠高於中國大陸沿海造礁珊瑚分佈最北緣、東山海域的5種。 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周四(7日)稱,南澎列島海域發現的造礁珊瑚種類,與東山海域的種類相似,顯示兩處的造礁珊瑚來源相同;又表示南澎列島海域石珊瑚種類豐富,可能是因為南澎列島離大陸較遠、人類活動干擾較少,以及南澎列島保護區的保護管理工作執行嚴格。研究所形容,這次新發現豐富了中國珊瑚礁分佈區、擴展華南沿岸造礁珊瑚的分佈範圍,填補從大亞灣到中國珊瑚分佈北緣東山海域之間的空白,證實中國大陸沿海從北回歸線往南均有珊瑚礁生態系統分佈。 南澎列島位於汕頭地區的南澳縣東南方向,由南澎島、東澎、中澎、芹澎、赤仔嶼等組成,被稱為「粵東門戶、南海要衝」,附近水域海洋生物豐富,亦是世界60多種世界瀕危鳥類的覓食區,被學者譽為「南中國海上典型的海洋生物資源寶庫」。 (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網頁/央視新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