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開學兩個月,反修例運動未止。香港青年協會訪問14間中學2,685名中一至中六學生,發現學生壓力來源除來自學業外,有24%稱因「社會氣氛緊張」而擔憂。輔導熱線6至10月接獲650宗與社會事件相關的求助,有中一生與友人升讀同一間中學,互相照應,卻得知友人家人做警務工作,擔心齊齊被同學排斥,不知如何自處。 「關心一線」求助較去年上升4000多宗 青協「關心一線」於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處理20,430宗與情緒相關的求助個案,較去年上升4,000多宗。有求助個案涉朋輩關係、受社會事件影響等,有高中生因其學生會成員身分,擔心表達反對暴力的立場會連累內閣失支持或被排擠,而選擇掩飾立場,與同學一起叫口號。(見表) 青協亦於9月至10月以抽樣自填問卷形式,訪問14間中學的2,685名中一至中六學生。一如以往,學生擔憂來自「要應付測驗/考試」(53.6%);「成績未如理想」(51.9%)等等。今年調查新增一項「社會氣氛緊張」,24%人稱有因此感擔憂。 社交平台傾談易生圍爐效應 青協業務總監徐小曼稱,受持續多月的社會事件影響,部分學生開學後未能於短時間內調整心情及學習進度,亦容易因外在環境影響,出現憤怒、恐懼、無力及沮喪等負面情緒;加上紛擾的社會氣氛及網絡資訊,青年往往需要花更大氣力,方能專注學習。 遇到壓力時,30.7%學生選擇「與別人傾訴以尋求解決方法」,較去年同類調查減少6.5%;選擇「在社交平台與人分享」(13.9%)則較去年有輕微上升1.7%。徐小曼指出,呈較多抑鬱徵狀的青年,傾向收藏感受,或較易選擇在社交平台與「同聲同氣」的人分享,形成「圍爐效應」。她說,在網絡中找到共鳴,不等同現實中也找到與自己連繫的人和話題,容易孤獨憂鬱。 倡團體紓壓活動 籲成人亦需抒發情緒 徐小曼建議,學校除加強原有輔導支援外,亦可組織團體紓壓活動,如球類比賽、身心靜觀及心靈打氣站等。青協「關心一線」單位主任吳錦娟稱,不止學生,成年人都受社會事件影響,鼓勵人人都要抒發情緒,不要「收收埋埋」,與人傾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