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這個石屎森林,誰都渴望走近自然。本地建築團隊LAAB以樹木為靈感,替尖沙嘴的K11 MUSEA設計天花拱頂及地面雕塑,百條鋼鐵組件織出「樹蔭」。設計總監吳鎮麟說:「我們的設計圖不是畫的,而是用 coding(編程)計出來的。」 80後的吳鎮麟畢業於港大建築學系,其後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進修,專攻設計科技。他說︰「在MIT講用3D建築模型,是一件老掉牙的事。」然而回流香港後,他發現所學知識派不上用場,「本地建築界在科技上行得較慢」,找不到理想工作,他便在2013年與友人創立「LAAB實現室」。 創作K11 MUSEA拱頂樹枝雕塑 建築與編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吳鎮麟卻說,天馬行空的創作得以實現,有賴編程設計軟件的出現。他以K11 MUSEA為例,其團隊負責的天花拱頂及樹枝形地面雕塑,是參照樹木形態,轉化成幾何學參數,結合力學、工程及建築要求建立數據庫,輸入建模編程軟件運算,將設計「視覺化」( visualized),需微調改動時,也可即時見到模擬效果。吳解釋,「若用人手在電腦繪畫,事前要先運算,莫說完成整個設計,畫一條曲線也要耗幾小時」。 」本地業界對設計科技陌生,用編程軟件製作的設計圖罕見,吳鎮麟的團隊需打印3D模型,以便與承建商及工人溝通;製作天花拱頂雕塑前,團隊亦採用3D掃描技術,在地盤收集建築數據。 明報記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