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故事主角是一個名叫梓楊的男孩子,雖然今年只有6歲,但是我很佩服他,因為他總是樂呵呵的樣子,好像永遠也沒有煩惱。有一次,他來我家玩,想玩9歲哥哥的機器人,但哥哥不同意,兩人因此激烈地爭吵起來,大聲對罵、面紅耳赤、大眼瞪小眼對峙?,嚇得其他小朋友都不敢作聲。過了幾秒鐘,有人試圖打破僵局,小聲建議:「不如我們玩警察遊戲吧。」 快樂的「梓楊模式」 大家都紛紛附和,唯有哥哥還僵在原地一動不動。出乎我的意料,梓楊扭頭對哥哥說﹕「哥哥,我們一起玩遊戲吧。」他的語氣如此淡定溫和,好像剛才的爭吵從未發生過。在梓楊的感染下,一切恢復平靜,孩子們又開心地玩起來。這就是我最欽佩的「梓楊模式」——不開心只是幾秒鐘,快樂是常態。 「分享心情」提高孩子情商 事後我了解到,梓楊的高情商得益於媽媽對他的情緒教育。從梓楊3歲、姊姊6歲那年開始,媽媽每晚睡前都和孩子們進行「分享心情」活動——每人都要分享他們當天經歷的「最開心的事」、「最失落的事」和「最憤怒的事」,包括事情的經過、感受及原因。如果有失落和憤怒的事,大家一起討論怎樣恰當表達和處理這些負面情緒,迅速回復平靜,避免或減少傷害,重建或修復人際關係。 這個分享心情的活動,一方面幫助媽媽了解孩子們每天在學校或家婺g歷的事情,趁機教導他們正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他們接受自己的情緒、解決問題和處理人事關係。另一方面,也幫助孩子們認識喜、怒、哀、樂等感受是每個人都會有的自然情緒,給他們一個機會去了解媽媽每天的工作和生活,感受媽媽的感受,學習媽媽管理情緒的方法和待人接物的態度,體驗家人互相支持、互相關懷的溫暖。慢慢地,孩子們認識情緒是怎麼一回事,學會細心聆聽別人的心聲,掌握正確表達和抒發情緒的方法,發展同理心和關愛別人的慈悲心。現代父母工作事務繁忙,教育子女時間有限,梓楊媽媽每天晚上和孩子們「分享心情」,確實是一個簡易有效、情緒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好方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