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導言
中美貿易摩擦自去年3月開始,至今美國已對總額接近5500億美元貨值的中國貨徵收關稅,基本涵蓋所有中國赴美出口;中國亦向總額約1850億美元的美國貨徵收報復關稅。
作為本港第一及第二大貿易伙伴,中美貿易關係惡化對本港經濟及中小企的打擊立竿見影。本港出口去年11月開始連續10個月負增長,令今年很大可能出現2009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大出口跌幅。今年上半年,本港GDP只有0.55%增幅,且第二季出現按季倒退0.4%的放緩情G,如第三季GDP再次按季負增長,本港經濟將出現技術性衰退。
中美糾紛懸而未決,保護主義抬頭,改變了全球貿易格局。在新形勢下,香港經濟與外貿出路在何方?政府及商貿機構有什麼支援?港商在逆境中怎樣透過遷移生產線等方式降低關稅影響?如何活用電子商貿、政府基金發掘新商機?未來個多月,《明報》逢周二刊登的「貿戰與香港」專題會深入探討。
中國美國兩大世界經濟體在貿易上的角力日趨白熱化,港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早前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中美全面徵關稅是預期之中,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影響很快見到,但打擊不一定比美國大。他認為,接茩輕銝g濟會受到貿易關係開倒車、全球經濟放緩所打擊;過去數十年的環球貿易格局將會改變,形成自由貿易與壁壘貿易兩大體系。邱騰華寄語港商應當重拾40年前敢於北上設廠的勇氣,在新形勢下走出去打開一片天。
明報記者 陳子凌
出現中美貿易糾紛以來,邱騰華不下10多次與商界會面,探討最新形勢,他指出,對於10月及12月美國可能再加關稅,本港商界早已作最壞打算,所以全面徵關稅也好,稅率上調也好,「都算是意料之中,要應對的亦早已應對」。
政府去年遞交立法會的文件曾指出,經香港轉口的中美貿易,佔本港整體出口不足10%,因此關稅對本港GDP的直接影響僅0.1至0.2個百分點左右,但從實際情G來看,去年香港GDP有3%增長,今年上半年卻接近零增長,「我們很難量化跌了的3%GDP受什麼影響,但貿易戰肯定是最大原因」。
中美是香港第一、二大貿易伙伴,香港本身又是開放及自由經濟體,因此中美貿易的角力,香港的衝擊來得甚快,至於經濟打擊會否來得最痛,邱騰華有一番看法。
保護主義體系vs.自由貿易體系
「我認為打擊不在於影響經濟多少個百分點,而是長遠世界貿易格局將被改變。」邱騰華認為,美國正在對過去數十年全球自由貿易「倒行逆施」,透過貿易壁壘手段去改變低關稅環境,在本土市場與環球市場之間自築長城,意圖推倒現有貿易規則,重建一個利己的遊戲玩法。
「不單供應鏈,投資流向也將改變,
然後股市會有所反映」
令邱騰華憂慮的是,保護主義已經在抬頭,不單中美,最近日韓亦出現貿易爭端,令可見將來的環球貿易格局出現兩大陣營,一邊繼續遵從自由貿易原則,另一邊則像美國築起貿易壁壘,「這將不單反映在供應鏈上,投資的流向也將改變,然後股市會有所反映,香港作為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這方面不得不留意」。
香港何去何從?「做不成美國人生意,就做其他人生意」,當全球貿易可能分為兩邊,香港無疑要有所選擇,邱騰華認為答案顯而易見,「香港一直實行自由貿易,是最能身體力行維護這個規則的成員」;而且在新格局下,與其他堅持奉行自由貿易的國家地區做生意,也意味蚞鷛|更多。
要化危為機,邱騰華不諱言港商一定要有膽量,「40年前港商返內地設廠,敢去吃第一口螃蟹;20年前中國入世,港商做貿易代理」。他並指出,過去港商的機遇與內地息息相關,大家同坐一條船,現在中國經濟已是一架快車,以一帶一路為戰略走出去,「無論喜不喜歡,現在考量的是港商還有沒有勇氣坐上這架快車,配合走出去策略將香港打造成經貿橋頭堡」。
■邱騰華專訪片段 link.mingpao.com/60606.htm
(貿戰與香港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