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第一次反修例遊行在3月底舉行,只得1.2萬人參與,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也在其中,其後他因佔中九人案身在牢獄,只能做個抽離的旁觀者。他在監獄欄柵內觀看整場運動,仍為一幕幕抗爭所觸動。曾主張愛與和平、承擔刑責,戴耀廷如今不諱言自己對勇武的包容有提升,甚至覺得示威者強調「不被捕」,在公民抗命框架而言亦屬合理。 明報記者 邱榕瀅 戴耀廷自2013年起成了「推銷員」,主力推廣「公民抗命」理念,但在79日佔領運動後,香港5年來陷於社運低潮,談得最多的是「無力感」;直至6月12日早上,示威者如潮水湧出了夏愨道,發展超出了這個推銷員的估計。戴耀廷相信,無力感與低潮都是假象,能量積累至爆發,擴散地區甚至廣於佔領運動,亦因沒有長期佔領的消耗,最終走得更遠。數算下來,由6月9日至今,這場運動已走了81日,比佔領運動79天長。 最令戴耀廷深刻的是7月1日衝擊立法會一幕,他說假如自己身在現場,大抵也會呼籲不要衝擊,而最後抗爭者回頭高呼「一齊走」,只讀文字仍令他感動落淚。社會急速變化,戴耀廷說,曾經強調愛與和平是因香港社會保守,連破壞物件亦是暴力,然而隨茯F府變得更不公義,公眾的包容度亦提高,他亦是其中一員。 引著作:非暴力抗爭有198種 他曾經期盼香港能以非暴力手法爭取民主,卻未竟全功,最終出現了勇武一翼。與此同時,他認為「和理非」策略上可爭取更多支持,抗爭手法尚有不少想像,並引用非暴力抗爭學者Gene Sharp著作,由演講、派傳單到裸身抗爭,方式多達198種,甚至他相信在民間力量愈加巨大之時,未來或有更多方法出現。 專制下公民抗命條件太苛刻 佔運強調承擔罪責,今次反修例示威者則說「不被捕」,是否仍屬公民抗命?戴耀廷說,公民抗命著作大多來自歐美民主社會,要合理化公民抗命,條件自然更多;「香港法院引用賀輔明勳爵談公民抗命,用的是英國標準、民主社會下的標準;但香港並非民主社會,而是專制社會,那些條件其實太苛刻」;在他看來,現時做法在公民抗命理論而言仍屬合理,「身在不公義的社會,可以合理化許多抗爭行為」。 戴耀廷笑道,年輕一代在這場運動中,無論是靈活程度,以至對香港的愛,都遠超上一代。然而令他擔心的,亦包括示威者對前線警察的仇恨,他明白那源於手足被打等原因,但相信縱是向天鳴槍的警察,背後也恐懼得很,冀示威者能針對制度暴力,「仇恨不能消滅仇恨,還是那句,只有愛才能消滅仇恨」。 (反修例風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