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有保育團體歷時5年的調查發現,本港水域有近400個珊瑚魚品種,單是今年便在本地水域初步發現多3種珊瑚魚新品種,包括長崎雀鯛、緣鰭海豬魚及胸斑海豬魚,又發現瀕危物種蘇眉絕[10年後重現。該團體並推出香港首個網上珊瑚魚資料庫,供市民辨識魚類品種,單是用顏色就可搜尋,希望可推動「全民認魚」。 明報記者 國際海洋保育組織BLOOM Association香港分會(BLOOM香港)自2014年開始「114°E香港珊瑚魚調查計劃」,於香港東面水域做約2942個小時水底調查,記錄了近400個珊瑚魚品種,有22種是香港的學術及官方文獻未有公開紀錄,其中團隊於今年初步發現3種新珊瑚魚品種,包括長崎雀鯛、緣鰭海豬魚及胸斑海豬魚,不過尚待學術認證。 建網上珊瑚魚庫 按色尋魚 調查發起人之一、BLOOM香港海洋生物研究員佘國豪表示,該3種魚被發現時均屬幼魚,體型小於3厘米,故可能之前的調查錯過;而3種魚均未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分類。他說,調查還發現了蘇眉、香港紅斑等瀕危品種,蘇眉在調查期間只發現過一次,對上一次在香港水域出現蘇眉蹤[已是10年前,反映香港水域有生態價值,讓瀕危物種能繼續在此生存。 此外,該團體利用蒐集到的珊瑚魚品種,建立了「114°E香港珊瑚魚調查網站」,載有各種珊瑚魚的詳盡資料,包括物種識別特徵及實照等,市民可按顏色搜尋魚類。佘國豪期望網站日後可開放上載功能,市民拍下的珊瑚魚照片可上載至網站,再由團隊成員分類,推動「全民認魚」,建立長遠的科學資料庫。 調查亦分析了珊瑚魚在本港水域分佈,佘國豪認為有助專業人士及保育團體評估沿岸發展項目對海洋生態的影響,並為學術研究提供基礎資料。 東平果洲火石洲現逾百種 倡優先保護 佘國豪指出,本港只有不足2.5%水域被劃為海洋保護區,相信計劃數據可助政府在增加海洋保護區的研究提供參考資料。根據調查,東平洲及果洲發現近150個珊瑚魚品種,火石洲更發現200多種,建議這些地方應獲優先考慮作海洋保護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