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聯邦漁業、海洋及海岸護衛部部長威爾金森(Jonathan Wilkinson)宣布﹐國會表決通過了「漁業法」(Fisheries Act)修訂案﹐從即日起禁止摘取鯊魚鰭(shark finning)和從事鯊魚鰭進、出口貿易。但全條鯊魚則仍允許入口。
威爾金森還說:「活摘鯊魚鰭是非常殘忍和不人道行為﹐被摘取鰭的鯊魚最終都無法繼續生存。從1994年開始﹐聯邦政府頒布的漁業牌照中﹐已禁止單獨摘取鯊魚鰭﹐2018年進一步修訂漁業捕撈牌照﹐要求捕獲的鯊魚必須附有魚鰭﹐如今宣布的修訂案則全面提高了禁令標準﹐不僅禁止從事摘取鯊魚鰭漁業﹐而且禁止鯊魚鰭進出口貿易和經營銷售。」
威爾金森續說:「在全球市場上銷售的魚翅﹐三分之一屬於瀕臨滅絕的鯊魚種類。據統計﹐每年有6,300萬條鯊魚被捕殺﹐人類獵殺鯊魚速度比鯊魚物種自身繁殖速度快30%﹐導致25%的鯊魚物種面臨滅絕風險。更嚴重是﹐隨蚚T魚數量減少﹐海洋食物鏈被打破﹐海洋生態遭到破壞﹐最終將給人類賴以生存的大自然帶來災難性影響。」
一直支持禁翅的多倫多華裔市議員黃慧文說:「我支持禁翅法案﹐因為它不單是保護鯊魚﹐更保護我們的海洋和人類賴以生存的大自然。華人有食魚翅傳統﹐我希望大家改變飲食習慣﹐商家可使用其他食材取代魚翅﹐同樣可以做出美味佳餚。
「為貫徹落實禁翅法案﹐我將在華人商業團體中做宣傳教育工作﹐同時更重要是﹐教育年輕一代樹立保護海洋、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創造更加美好的人類生活環境。」
魚翅聯繫到華人 斥政客炒作
安省華商餐館會會長陳勇儀說:「禁止魚翅對華人餐館業早已沒有影響﹐因為華人的餐飲文化早已改變。如果說20年前﹐香港人、南方人還以吃魚翅為上等檔次﹐但現在觀念早變了﹐年輕一代華人甚至不知道魚翅是什麼。人們選擇食品首要考慮是健康營養﹐魚翅價格貴、營養價值一般﹐早已不是中餐的必備食材。
「為什麼一提到魚翅就聯繫到華人﹖這完全是一些政客別有用心的炒作﹐今年是聯邦大選﹐政客自然會拿這個題目炒作﹐贏得那些環保選民群體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