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由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香港視覺傳意資料館舉辦的《迷藏時光》展覽,於4月25日至5月初在觀塘一間咖啡室展出逾50件1940至80年代的本地日用品。展品由平面設計師、收藏家兼香港視覺傳意資料館顧問胡兆昌捐出,他表示展品屬中性,希望由大眾定義展品的價值和用處。 文、圖:校記 胡康妮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中四) 文字整理:韓祺疇(文章經編輯刪節) 在眾多展品中,胡兆昌認為19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香港節」的物品是最能給他靈感的展品之一,「最吸引的地方是它的標誌,很多人以為(圖案)是個『西瓜波』,其實是抽象化的洋紫荊」。標誌於簡單的框架上表達了政府的威嚴,又夾雜中英特色,啟發他為品牌設計時加入不同變化,令設計更多樣化。胡兆昌表示,收藏舊物讓他重新審視生活的地方,意想不到有全新感覺,「無奈不是每名客人都接受以懷舊手法設計,(所以)我就利用今次機會帶出這批舊物(的價值)」。 比起變賣價值 更重設計與歷史 被問到如何定義一件舊物的收藏價值,胡兆昌透露,大部分收藏家重視出品年份久遠和變賣價值,他則看重展品的設計優劣,以及能否從中學習知識與歷史,「這是很主觀的,就像一首歌曲是否動聽,視乎你對它認識有多深。排版和用色是我判斷設計好壞的條件」。他對於收藏品範疇沒限制,又強調收藏需講求金錢、時間和緣分。至於如何保養藏品,他建議利用抽濕機和冷氣機,「盡量不要用手觸摸,妥善地用膠袋封住」。 感電腦簡化工序 卻令設計單一化 比較香港新舊設計作品時,胡兆昌認為設計的基本思維不變,也沒有好壞之分,主要是創作方式有別,Photoshop、小畫家等電腦軟件令設計師工作更方便,科技進步也讓}曬照片、上色等工序簡化,大大縮短設計製作時間。但他說,以前的設計全由人手製作,現時多用電腦使設計單一化,對此感到無奈,「(設計)會變成很機械化的東西,沒有人性的展示」。 胡兆昌不但為是次展覽捐贈展品,更透過社交媒體Instagram與公眾分享不同年代的設計作品和其背景。他表示未來會將藏品數碼化,上載到網絡資料庫,「任何人都可以看到藏品的資料,這是我最想做的,希望做出1940年代至今香港設計的時間線,供全世界人觀看,無論用作商業用途或資料蒐集,我想都會很有用」。他寄語有志成為設計師的人,要吸收不同元素,盡量擴闊視野。 ■編輯部評語 引言略平淡 內容聚焦更佳 此為本版刊登相同採訪活動、由不同校記提交的第二篇作品。行文流暢簡潔,脈絡亦算清晰。引言雖能完整點出展覽資訊,但略兼平淡,若能提取訪問或展覽最亮眼的部分置於引言,應會更精彩。訪問內容分為受訪者對舊物收藏及設計潮流的看法,如能聚焦其中一項,並進一步扣連其人生經歷,報道會更立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