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1)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1】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2)關於這一點,古今的民間諺語,文人詩句,說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見的比如蘇東坡的詞:「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南宋方岳(根據吳小如先生考證)詩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這都是我們時常引用的,膾炙人口的。類似的例子還能夠舉出成百上千來。
(3)這種說法適用於一切人,舊社會的皇帝老爺子也包括在裡面。他們君臨天下,「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可以為所欲為,殺人滅族,小事一端,按理說,他們不應該有什麼不如意的事。然而,實際上,王位繼承,宮廷鬥爭,比民間殘酷萬倍。他們威儀儼然地坐在寶座上,如坐針氈。雖然捏造了「龍御上賓」【2】這種神話,他們自己也並不相信。他們想方設法以求得長生不老,他們最怕「一旦魂斷,宮車晚出」。連英主如漢武帝、唐太宗之輩也不能「免俗」。漢武帝造承露金盤,妄想飲仙露以長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羅門的靈藥,期望借此以不死。結果,事與願違,仍然是「龍御上賓」嗚呼哀哉了。
(4)在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們,「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利極大,驕縱恣肆,貪贓枉法,無所不至。在這一類人中,好東西大概極少,否則包公和海瑞等決不會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個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見他們的日子並不好過。據說明朝的大臣上朝時在笏板上夾帶一點鶴頂紅【3】,一旦皇恩浩蕩,欽賜極刑,連忙用舌尖舔一點鶴頂紅,立即涅槃,落得一個全屍。可見這一批人的日子也並不好過,談不到什麼完滿的人生。
(5)至於我輩平頭老百姓,日子就更難過了。建國前後,不能說沒有區別,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車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會說「對不起」了,代之以對罵,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難免買到假冒偽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氣。誰能說,我們的人生多是完滿的呢?
(6)再說到我們這一批手無縛雞之力的知識分子,在歷史上一生中就難得過上幾天好日子。只一個「考」字,就能讓你談「考」色變。「考」者,考試也。在舊社會科舉時代,「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要上進,只有科舉一途,你只需讀一讀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盡致地瞭解到科舉的情況。以周進和范進【4】為代表的那一批舉人進士,其窘態難道還不能讓你膽戰心驚,啼笑皆非嗎?
(7)現在我們運氣好,得生於新社會中。然而那一個「考」字,宛如如來佛的手掌,你別想逃脫得了。幼兒園升小學,考;小學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學,考;大學畢業想當碩士,考;碩士想當博士,考。考,考,考,變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運仍然難免,現代知識分子落到這一張密而不漏的天網中,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我們的人生還談什麼完滿呢?
(8)災難並不限於知識分子,「人人有一本難念的經」,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這是一個「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瞭解其中的意義,對己對人都有好處。對己,可以不煩不躁;對人,可以互相諒解。這會大大地有利於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
(1998年8月20日,載於《季羨林談人生》,三聯書店(香港)出版)
【1】完滿:另一寫法為「圓滿」
【2】「龍御上賓」:皇帝之死的諱飾語,意思是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3】鶴頂紅:古代據說從丹頂鶴的紅頂中提煉出來的毒藥
【4】周進和范進:中國古典小說《儒林外史》的人物。二人皆熱中考取功名,但屢試不第,周進六十多歲時終中舉;范進五十多歲時中舉,喜極而發狂
■學習重點
安時處順
《莊子?養生主》:「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比喻安命運時勢之所趨,不拘泥執著,則生活常安適無憂。陶淵明《神釋》亦言:「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生死禍福、疻A榮辱,皆來去有時,與其為一時的成敗得失耿耿於懷,倒不如盡人事、聽天命,盡力而為之後,就隨遇而安,逍遙自在、無拘無束地過活!
■作者簡介
季羨林(1911 - 2009),已故國學大師,與2018年過世的饒宗頤並稱「北季南饒」,35歲成為北京大學最年輕的教授,以精通梵文、吐火羅文等已消亡的語言為名。文化大革命期間,他慘遭學生、工人批鬥,囚於北大環境惡劣的「監改大院」(俗稱「牛棚」),後來將回憶寫成《牛棚雜憶》,盼教育後人別重蹈覆轍。(圖b)
■知多點
五四運動百周年
明天為五四運動百周年紀念日。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代表在巴黎和會上要求繼承戰敗國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消息傳到國內,引起國民強烈不滿。北京大學學生義憤填膺,同年5月4日和其他院校學生齊集天安門廣場,列隊呼喊口號、遊行示威(圖c),並到各國公使館以及總統府請願。
這股學生運動的熱潮從北京傳至全國各地,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以示反抗。五四運動最終發展成全國愛國運動,並取得了勝利。6月28日,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一場思想啟蒙運動,喚醒了中國民眾對於民主的追求;有時候更廣義上指1915年至1923年的新文化運動——這一時期,中國知識界反思中國傳統文化,以「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為引路者,鼓勵愛國、自由、平等的精神,對於中國的發展和進步意義深遠。
■實戰篇
◆1. 作者在第2段列舉蘇東坡的詞句和方岳的詩句,用意何在?(2分)
A. 論證人生常有不盡如人意的事
B. 指出人們不必執茪ㄕp意的事
C. 析述古人看待不如意事的態度
D. 說明奢求完美人生是不切實際
◆2. 試綜合全文,概括不同階層人士人生不圓滿的原因。(每道分題的答案不得多於20字,標點符號包括在內。)(圖d)
◆3. 以下引文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2分)
「考,考,考,變成烤,烤,烤」(第7段)
A. 反復
B. 暗喻
C. 複疊
D. 層遞
◆4. 承上題,這種手法對於內容表達有什麼作用?試略加說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根據第8段,作者認為了解「不完滿才是人生」有什麼好處?(2分)
ヾ 即使遇上不如意的事,也能心平氣和。
ゝ 接受世事不可能盡如人意,更懂得安於現狀。
ゞ 遇上不幸也明白是命運使然,會欣然接受。
々 明白到人人也會有其難處,能夠易地而處。
A ヾ、々
B ゝ、ゞ
C ヾ、ゝ、々
D ゝ、ゞ、々
作者簡介:現職中學教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深信文字的力量。
顧問教師:黃慧琦
圖:資料圖片、網上圖片、新華社
鳴謝:三聯書店(香港)
[語文同樂 第3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