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在3年前弒母的北大學生吳謝宇上周落網。據媒體引述警方消息稱,在過去3年內吳謝宇一直藏身國內,但通緝期間,吳謝宇卻如同隱形一般,這恐怕與他被捕時身上搜出的30多張身分證不無關係。 陝西報失身分證達20萬張 警方表示,吳謝宇身上的30多張身分證是在網上買的,媒體亦報道,內地身分證買賣已成為完整的產業鏈,這些身分證被人以每張50至80元的價格買下,再以二三百元(人民幣,下同)一張的價格批發銷售,但《新京報》記者暗訪發現,身分證價格已漲至500至800元。 身分證之所以能夠在黑市暢行無阻,與內地近年來警方、金融機構等方面均對各行業加強實名驗證身分有關,催生了盜用他人身分的需求。從一些地區警方公開的資料來看,截至2017年4月中旬,陝西省報失身分證達20餘萬張,招領近1000張,發還200餘張;湖南僅長沙市報失就近3萬件,拾獲80餘張,發還47張。在電子化便利化背景下,網絡身分證買賣迅速形成產業鏈也就「順風順水」。 內地身分證曾經歷過一次升級。從此前塑封卡片式身分證升級為智能晶片身分證,證件內的晶片除有卡片上標記的資料外,還可記錄指紋、重點人口等信息。但目前除警方終端機和警務App外,報失的身分證仍可用於乘車、住宿、辦理銀行卡、開設帳戶等與生活相關的方方面面。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日報》旗下微博「長安街知事」在與身分證販賣集團網上聯絡時,對方稱所有身分證都經過核查,沒有犯罪記錄。這意味茖鉹@是販證集團吹牛,其二則是警方有內鬼。 《北京晚報》2月曾報道,一派出所警長聶×利用密鑰許可權,將警方內部網絡中5萬條公民犯罪記錄的信息賣給一家公司,獲利32.8萬元,聶後因受賄罪被判刑4年。 只是內地有十分密集「天眼」及網絡監控系統,但如此龐大的身分證黑市卻能長期存在,不能不令人深思。這除了依靠法律手段外,恐怕還需加強執法,斬斷身分證的地下產業鏈,同時也消除丟失證件者不必每天都生活在「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的恐懼中。 明報記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