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是在若干年前一個冬天的黃昏,我記得那天陽光很好,窗外很冷,陽光靜靜地躺在地上,那位身患重病的朋友一定感到很溫暖。回想,那天離他逝世的日子大概只有一年,在讓人感到無限幸福的冬日陽光中,他告訴我他還在工作,而公司一些同事做茼U樣的小動作迫害他,讓他非常難受。你為何不反攻?我不忿地問,但他安靜如陽光地說:「如果我花所有的精力計劃反攻他們,反迫害他們,那我就會變成了他們,我不想成為我所批評的人。」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
之後,香港政治急速變化,在大時代的反思下,這句話每天都傳入我耳朵——年輕人長大後不想成為他們所批評的成年人。我不禁反過來問自己:我作為一個成人、一個老師,我有成為我所批評的人嗎?一個人在制度中工作,如何能夠不受到負面的影響?這問題一直都沒有離開我。
由批評父母 到扮演「父母」
最近看了《星仔打官司》,又讓我把問題從抽屜堮野X來。電影是關於黎巴嫩的貧民窟,以12歲星仔的角度批判不負責任的父母、不公義的社會。故事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星仔作為兒子批評父母,他們沒有好好照顧子女,讓完全缺乏照顧的子女像動物般生活。父母甚至把年少的女兒當貨品賣給男人,最後導致女兒死亡。在這一部分,星仔是清醒的批判者,他從兒子的角度指出父母的問題,控訴他們為何把他生下來。
有趣的是,電影的第二部分星仔轉過來扮演了「父母」的角色,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充當了一個幾歲黑人小難民的父母。電影寫星仔的聰明機智,他照顧他飲食,又為他帶來娛樂,通過天窗的倒影偷看鄰居電視機實在高明得很。但想真一點是笑中有淚,一個只有12歲的男孩能夠懂得做這些事情,正因為他過茷D常困苦的生活。
掙扎過後 有沒有好結局?
然而,星仔當了「父母」後,他重複了父母所做的一些事情,例如把小孩的腳縛上鐵鏈,甚至最後他也是把小孩賣了。雖然星仔和他父母的動機、情G不相同,但哪怕星仔如何努力,在客觀條件的限制下,他還是做了他所批評的人。看到這堙A心不禁沉了下來。
但可能電影最吸引我的,就是這種掙扎的過程——要成為不同的人,但又總帶蚨媞堻掉v。電影有一個好的結局,電影外也有一個好的結局,飾演星仔的演員本身是難民,電影上演後,他得到移居歐洲的機會,安穩地成長。電影好像告訴我們,如果有星仔這般果敢的性格和善良的心地,最後也總會有好的結局,我很願意相信,真的,但世上能夠有多少個星仔呢?
黃淑嫻 - 作家、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創作小說、散文、詩。作品包括小說集《中環人》(獲第 25 屆中學生好書龍虎榜十本好書),近作散文攝影集《亂世破讀》。
賴恩慈 - 電影及劇場編導、演員。曾獲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及鮮浪潮電影大獎等。代表作《女兒紅》(獨 腳戲) 及《N+N》(電影)。出版散文攝影集《亂世破讀》。
文:黃淑嫻
圖:賴恩慈、法新社
[語文同樂 第37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