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打開電視、電腦屏幕,看見新聞主播在鏡頭前報道新聞,利用約一分鐘清晰表達事情最新發展,並非易事。曾於電視台任職新聞記者及主播、現為跨媒體工作者的鄭萃雯,在採訪工作坊中向校記講解記者在鏡頭前後的付出。 正常語速一秒講4個字 鄭萃雯指出,新聞其中兩類,一是交通意外等突發新聞,二是記者會、講座等非突發新聞,處理方式有所不同。「突發新聞的報道要求有『即場感』,記者要盡快找第一手資料,如果是交通意外就要找目擊者訪問,另外是捉緊時間拍攝現場情G,因為目擊者可能會離開,現場也可能會被警方封鎖,所以這些機會都是稍縱即逝的」。快速整理後,她需要致電公司向採訪主任「報料」,扼要報告所得資料,再錄製一段報道影片傳回電視台,「正常的語速是一秒講4個字,一分半鐘的報道就是300多字」。至於記者會等非突發新聞,鄭萃雯提醒校記報道時要保持「平常心」,以市民的角度出發,想想普羅大眾對這個議題有何疑問,自然就能把握發問方向。 有校記問到,如何在報道中體現自己的價值觀,鄭萃雯便向校記分享從事新聞行業時面對的掙扎,「一份報道最終出版時,雖然內容是由你(記者)寫,但版面位置、篇幅都取決於媒體本身的取向,不是我們(記者)能夠決定的」。所以她寄語一眾校記,如果將來有意成為記者,要堅守自己的價值觀,雖然未必事事如意,最重要是做到無愧於心。 ■校記感想 黃德華 天主教鳴遠中學,中四 我向鄭萃雯問及關於價值觀的問題,因為覺得記者要中立地報道新聞,但畢竟每人有其立場,在客觀地反映現實的同時,又要不違反自己的價值觀,拿重雱x難。 陳希嵐 香港真光中學,中四 在電視上看新聞報道,以為一兩分鐘的報道很簡單,聽完分享才知道原來要花這麼多心力準備。另外,原來在報道一些敏感議題時,新聞工作者也付出了許多努力,才能確保公眾的知情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