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篇完整的報道需要圖文並茂,所以擔任記者不僅要以文字記事,也要運用圖片去「說故事」。美聯社攝影記者張建邦曾走訪多個國家拍攝新聞照片,在是次工作坊中便向校記展示部分作品,也總結過去的經驗,告訴一眾校記如何利用道具、背景和前景拍照,做到「一張相講整個故事」。 善用外在元素突出受訪者特點 若是為人物專訪的受訪者拍攝照片,張建邦建議校記首先了解受訪者的背景,並善用外在的元素突出其特點,利用道具便是常用的方法。他以訪問攝影師為例,向校記說明突出「攝影師」身分的方法之一,「最基本的做法是叫受訪者拿茤帤涓茯蛨驉F還可以拍下整部相機,而相機顯示屏中就是受訪者,這些都可讓讀者一眼辨識出他是攝影師」。張建邦再向校記提問:「若是在這個會議室堻X問一名科學家,只得電腦和白板,你們又可以如何表達呢?」見無人回答,他便續說:「可以叫受訪者做扭動電燈開關的動作,這樣或多或少可協助讀者聯想到與科學、科技相關的職業。」 張建邦提醒校記,前往採訪拍攝前應有兩手準備,因為即使腦海中有完整構圖,到場時也可能受其他因素影響而難以成事。他分享一次「食檸檬」的經驗:「我茖訪者站在高處拍照,怎料他說『我年紀大了』,當場拒絕要求,我也不可強人所難。」記者臨場應變能力很重要,但若準備充足,按情G即時提出另一個方案,可避免自己手足無措,更可讓受訪者感覺專業。 ■校記感想 陳婧怡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中四 學會拍攝新聞照片不但是拍人物,而是要拍到整個大環境,若能利用照片交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才真的是出色的新聞照片。此外,拍照時該適當地利用前景、後景和人物動作,可以更有力地表達文章的主題。 吳希彥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中四 工作坊讓我見識到攝影師的重要,文字的描述可以很精彩,但讀者始終難以單憑文字去想像完整和真實的畫面。雖然現時流行看影片,但我覺得一幅照片也可以說出很多故事,而且比影片更有詩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