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牛潭尾濾水廠於2017年6月進行現場氯氣生產先導計劃期間,有傳媒報道曾發生氯氣泄漏事故,事後水務署承認事件。水務署昨日再向本報確認,該濾水廠現場氯氣生產機組曾於去年8月發生另一宗意外,有小量氯氣在化學反應中產生,並在空氣中消散,無人受影響。 化學反應致容器變形 無人受影響 水務署表示,負責運走儲存於牛潭尾濾水廠的次氯酸鈉承辦商,在2018年8月1日使用軟喉管把次氯酸鈉注入容器時,容器內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氣體並在容器內膨脹,導致容器變形及軟喉管被彈出,惟容器未有爆裂,而次氯酸鈉亦即時停止注入。 水務署:與生產機組運作無關 署方指出,經調查後發現,次氯酸鈉和容器內懷疑酸性的殘餘液體,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小量氯氣並在空氣中消散,但無人受影響。水務署強調事件與現場氯氣生產機組的運作無關,亦非生產機組的氯氣泄漏事故。 翻查資料,牛潭尾濾水廠現場氯氣生產機組在2017年6月時,曾因機組的一個氯氣喉管零件鬆脫,令機組出現輕微氯氣泄漏。事件中無人受氯氣影響,氯氣亦未外泄至機組廠房外。 食水安全諮詢委員會主席兼工程師學會前會長梁廣灝認為,事件不屬工業意外,相信水務署有既定的通報程序,「我想是industrial incident,工業事件,不是意外。可能是有人不小心或操作性的問題」。他又指出,若氯氣只是在室外地方消散,並不是室內的密閉空間的話,不會對人身構成影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