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資料A
資料來源:〈尊子漫畫〉,《明報》,2018.11.20
◆資料B
政府公布2017年本港貧窮情G,共有137.7萬貧窮人口,較2016年多2.5萬,為2009年以來新高,痡`現金政策介入後的貧窮人口減至100.9萬,自2012年後再次突破百萬大關,貧窮率14.7%,與2016年相同。以2017年全港約741萬人口推算,即平均每5.4人就有1人貧窮。
長者貧窮率略為改善,現金政策介入後長者貧窮率由2016年31.6%降至2017年30.5%,回落至2013年水平,但長者貧窮人口仍較2016年多3萬,達34萬。
政務司長張建宗指出,現金政策介入後,2017年貧窮率與2016年相若,且2017年人口增加,基數擴大,整體貧窮情G「平穩」。他說長者貧窮率改善主要因改善長者生活津貼及多了長者就業;另需留意兒童貧窮情G。
資料來源:〈增2.5萬 137萬窮人9年新高 政策介入後貧窮率無升跌 張建宗:情G平穩〉,《明報》,2018.11.20
◆漫畫信息解讀
作答結構:1. 說畫、2. 解畫
1. 說畫:漫畫中有一名女士正在與一名乞丐溝通,詢問他已經收到了一些金錢,但為何仍未脫貧。背後有其他市民圍觀。
2. 解畫:漫畫中的女士是特首林鄭月娥,她在工作期間向市民——特別是路邊的行乞者了解生活狀G。她似乎認為行乞的男士上次已經獲得500元金錢協助,應該脫離貧窮,所以她很好奇為何他仍然需要行乞。作者所表達的信息是,特首認為之前的「小量」協助已經足夠,但事實並非如此。
■模擬試題及答題指引
◆1. 討論長者貧窮對社會帶來的影響。
.參考論點.
醫療方面:
長者的身體狀G一般較弱,需要的醫療費用較多。雖然經濟有困難的長者可以使用價錢較為便宜的公立醫院服務,但部分長期病患者需要特定的藥物和儀器,這些長者未必能負擔而拖延病情,加重整體社會的醫療負擔。
生活方面:
部分長者依靠綜援維生,收入不多,部分長者甚至要租住板間房或私樓茤苤A付出租金後,可支配收入未必能支撐他們的日常基本需要,大大降低其生活素質。
社會氣氛方面:
長者貧窮令社會氣氛趨向負面,社會未能做到老有所依,降低社會凝聚力。個別情G下更會衍生長者自殺事件,更加重負面氣氛。
◆2. 「為解決本港貧窮問題,政府應大幅增加福利開支。」你是否同意?
.參考論點.
同意﹕
效用方面:
資料顯示政府介入後的貧窮率略微降低,增加公屋的福利同樣有幫助,可見增加福利是最直接解決社會貧窮的方法。故此,政府提供更多福利令部分市民的收入上升,有助他們脫離貧窮線。
需要方面:
香港人口逐漸老化,到2030年差不多有四分之一人口是長者,可見情G只會愈來愈嚴重。為避免將來社會出現大量長者生活未能達到基本水平,政府應現在開始考慮增加對這些群體的福利開支。
多元福利方面:
福利開支增加不等於要提供同樣的福利。政府可以及早研究不同類型的福利,以配合不同類型貧窮家庭的需要,例如製造各種工作機會,這些措施都需要額外的開支。
不同意﹕
公共開支方面:
現時政府在各方面都需要大量開支,特別是「明日大嶼」計劃要動用大量財政儲備。所以,如果政府大幅增加福利開支,未來財政狀G將會更為緊張。而福利開支增加後,將來較難降低,此為政府需要考慮的。
社會公平方面:
政府提供適當的福利是社會共識,但同時也有納稅人認為過多的福利也許會帶來反效果,減低市民的工作誘因,容易對納稅人造成不公平。因此,政府應平衡不同界別的利益,避免單靠增加福利解決貧窮問題。
效用方面:
雖然資料顯示增加福利有一定的效用,但畢竟並非所有福利最終都能幫助貧窮者,例如曾經有人建議提供租金津貼,但發現最終可能令業主得益,可見並非所有福利都能有效改善貧窮情G。
文: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通識科教師 劉錦輝
[通通識 第5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