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雖屬富裕城市,但貧富懸殊十分嚴重。物價騰貴,部分基層人士難以應付日常飲食需要。政府在2009年起資助食物援助服務和計劃,不少非牟利機構也開展了食物銀行、收集剩餘食物再派發的服務等,以回應貧窮人士的需要。
■香港近年食品價格概G(圖)
解讀
?近年香港的食品價格急升是造成社會缺乏食物保障(food security)的原因之一。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中的食品(不包括外出用膳)指數,從2009年的約75增加至2017年的約107,累積升幅達42.7%,比綜合消費物價總指數的累積升幅(29.9%)更高
?外出用膳指數由2009年的約79升至2017年的約108,累積升幅為36.7%,較食品(不包括外出用膳)指數低。對較少外出用膳的基層市民而言,食品價格的升幅影響更大
?部分日常食品的價格升幅更超出平均水平,例如牛肉、家禽、新鮮蔬菜或鮮果的價格均持續攀升,其中牛肉和鮮果的價格幅尤其突出,與2009年相比,它們在2017年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中,升幅分別達72.8% 和94.4%
■食物援助服務使用者生活概G*(圖)
解讀
?食物分量方面:近一半受訪者非常同意/同意「過去一個月,我曾為了省錢而減少一餐的分量」,11%表示一半一半,40%受訪者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另外,有超過1/4受訪者非常同意/同意「在過去一個月,我曾為了省錢而少吃一餐」,有9%表示一半一半,64%受訪者非常不同意/不同意。由此可見,雖然為了省錢而減少用餐次數的食物援助服務使用者相對較少,但仍有近半人為了省錢而減少每餐的分量
?食物質素方面:近九成受訪者非常同意/同意「過去一個月,我曾為了省錢而吃得較簡單」,只有6%表示一半一半,7%受訪者非常不同意/不同意。至於「過去一個月,自己/家庭吃的食品質素好」,雖然有40%受訪者表示一半一半,29%非常同意/同意,但有近1/3受訪者表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由此可見,財政因素會影響食物援助服務使用者/使用者家庭的飲食質素
?食物開支方面:全港家庭的食物開支佔全家每月總收入的比例平均為27%,而食物援助服務使用者的相關比例達36%,沒有食物援助服務支援下的潛在比重更高達47.3%。另外,61%受訪者的食物開支比例高於全港平均水平(27%)。數據反映食物援助服務使用者在食物開支方面的負擔較沉重
小結
研究發現,由於食物援助服務使用者的食物開支負擔較沉重,令他們缺乏充裕的金錢應付食物需要。因此,他們會縮減食物開支,包括調整進食分量、飲食質素、飲食習慣等,故未必得到合理的食物保障。
■食物援助服務與其他扶貧政策比較(圖)
解讀
?近七成受訪者非常同意/同意「食物援助服務比其他政府扶貧政策(如綜援)可較即時支援我的需要」。同時,70%受訪者非常同意/同意食物援助計劃協助他們渡過一時困境。這反映對服務使用者來說,食物援助服務的其中一個功能是在短時間內解決食物保障不足的問題,填補其他扶貧政策(如綜援、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審批需時的不足
?食物援助服務除可解決使用者食物保障不足的問題外,更是讓他們接觸其他社會支援的重要途徑,70%受訪者非常同意/同意「透過領取食物服務接觸其他服務/社區活動」。很多食物援助服務使用者都有其他社會服務需要,食物援助服務成為他們第一個服務接觸點
■思考問題
1. 面對本港貧富懸殊,你認為哪些政策最能夠幫助有需要人士?
2. 除了政府及福利機構外,你認為其他持份者可如何提升基層市民的生活素質?
文:蔡嘉嘉老師
[通通識 第5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