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事件背景
聯合國難民署2018年6月發表的《全球趨勢報告》指出,截至2017年底,全球有6850萬人被迫流離失所,因逃避衝突和迫害而逃離本國的難民佔當中2540萬人,比2016年增加290萬。近年歐洲爆發難民危機,大量難民因逃避戰火及不穩定局勢而到歐盟國家尋求庇護。歐洲國家處理難民的態度各異,面對不同的考慮,應否接收難民實為歐盟國家的一大難題。2018年8月,意大利拒絕約150名難民登岸,副總理迪馬約(Luigi Di Maio)稱,該國每年向歐盟繳付巨額資金,若歐盟成員國拒絕重新分配難民,他及其政黨將終止每年付款。歐盟則表示不會加入互相指罵,並提出從地中海救援船每接收一名難民,該國政府將獲6000歐元(約5.4萬港元)援助。
歡迎同學就以下議題或自選議題發表約300字的個人意見,可投稿至living@mingpao.com,獲刊登者可獲明報出版社100元書部C
?填海造地是香港土地供應的唯一出路?
?社交媒體是造福還是危害青少年?
?如何有效增加港人的捐血率?
■劉沛潼(中五) 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
應尊重難民生存權利
我認為發達國家拒收難民是錯的。就人道主義而言,難民到發達國家尋求基本的生存權利,我認為人的生存權利不應因其種族、國籍、宗教信仰等因素影響。發達國家應尊重難民的生存權利,發揮互助和博愛精神,為難民提供庇護。
發達國家在收容難民時的確會遇上困難,例如自身國家的承載力、國民反對、安全因素及宗教衝突等。收容難民亦需要昂貴的成本,包括興建難民收容中心、為難民提供基本生活福利等,對發達國家而言是一筆不少的款項。不過,難民並非只能依靠國家的援助過活,現時歐洲不少國家面臨出生率下降的危機,出生率下降可導致人口老化、勞動人口減少、照顧長者福利開支增加等,輸入難民可緩和以上問題,而且難民可以提供勞動力,增加國家的納稅人口,減輕福利系統的壓力。
不過,要從根本解決難民問題,應先改善難民家鄉的環境,例如難民因內戰離開本國,各國應協助內戰雙方談判,停止戰爭,使他們能重返家園。
(內容經編輯刪節)
■連仲一(中四) 聖言中學﹕
接收大量難民或破壞社會穩定
近年有發達國家不願意再接收難民,因難民為當地帶來沉重的財政負擔,例如匈牙利、波蘭和捷克等不算富有的國家,它們的經濟能力不足以應付大批難民的生活開支,面對利弊取捨,有國家以本土人民利益為優先,實不為過。反之,若國家接收大量難民,會令國家的經濟負擔百上加斤,拖垮經濟發展,可能破壞社會穩定,更遑論安置難民,改善他們的生活。
此外,接收難民可能引起本國人民不滿,認為難民會搶奪社會資源,或令極右民族主義或仇外思想死灰復燃,而且有難民因過去缺乏資源,一旦在較富裕的社會生活,難免面對心理落差,意志不堅者可能犯法,威脅國家安全。因此發達國家拒收他國難民的做法不無道理,相反各國勉強接收難民可能產生安全隱患,與國民利益有嚴重衝突。
(內容經編輯刪節)
[通通識 第5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