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對於有區議員憂慮大館過度商業化,酒吧音量滋擾居民,大館總監簡寧天回覆稱,現少於27%建築面積作商業用途,大多餐廳遠離民居,較近民居、位於監獄操場周邊的餐廳只佔建築面積3%,強調會定期提示餐廳每晚11時後須關閉門窗。有學者認為,大館與內媕\廳的營運時間應一視同仁,擔心過多酒吧會貶低大館的文化內涵。 學者稱大館餐廳應同時關閉 簡寧天稱,大館現有8間餐飲和14間商店開業,理解社區關注餐廳的售酒時間,故已向有關餐廳轉達關注及要求合作,定期書面提示餐廳每晚11時後須關閉門窗,若有餐廳顧客晚上11時後在戶外逗留,會被請返回室內或離開,減低影響。 至於關閘時間,他稱鄰近住宅區的上區閘門,最遲晚上11時關閉,下區閘門最遲凌晨12時關閉,顧客可在合理和可行情G下,凌晨12時至1時使用荷李活道的指定閘門,該閘有保安駐守。簡寧天續稱,商業消閒設施的收入有助支持大館營運,開幕以來大館每天舉辦逾30項文藝活動,周一至五平均每天約5000至8000人次入場,周六、日和公眾假期平均每天約1.1萬至1.4萬入場人次。 中文大學地理及資源管理學系教授伍美琴稱,大館與內媕\廳的營運時間應一視同仁,「去酒吧的人相信並非是去看保育的古蹟,酒吧毋須位於一個歷史價值那麼重的地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