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年不少人為解決社會的痛點,憑一腔熱誠,赤手空拳創辦社企。經營社企不易,2015年成立的「長屋設計」為長者裝修及設計家居,前年開拓樂齡科技業務,忽視了風險,面對周轉不靈,幾乎考慮結束部分業務。尋過逾30個投資者後,他們終遇上理念相同的工業家,改革管理模式,如今重新上路。 智能手表研發未符預期 昔日照顧患末期癌症的父親,促使長屋設計聯合創辦人雷煒程思考,如何為長者及照顧者建立更好的家居。3年前,他與友人創辦長屋設計,為長者設計及裝修家居,業務漸上軌道,他們摩拳擦掌,前年12月投資百萬元作初期營運資金,成立分公司「長屋科技」發展樂齡科技。 不過,發展未如預期,研發的智能手表產品原型未能如期完成,長屋設計去年10月至今年6月,要從盈利中再向長屋科技投資約130萬元。今年農曆新年前,面對大筆尚未繳清的裝修費,長屋設計開始周轉不靈,雷煒程與團隊四出尋覓投資者,與逾30人會面後,今年2月終遇上興迅實業有限公司創辦人兼主席張益麟。 投資者:科技是曙光 也是危機 本身是工業家的張益麟欣賞他們的理念,決定投資300萬元,加入團隊成為長屋設計主席,其後發現內部問題包括財務管理不善等,遂提出改革,如重組管理及股權架構,定期做業務預測等。 回想擴充業務的決定,雷煒程說當時希望增影響力,但低估了風險。張益麟認為小伙子有好念頭,但缺乏人脈、從商經驗及對科技的認識,發展過速,沒考慮現金流,「科技是發展曙光,也是危機」,提醒社企擴展前要思考清楚。他寄語若要吸引投資者,需要有健全財務及有創新精神,「不需有太花巧的計劃,但要有清晰的社會使命」。 據社聯數字,2017/18年度本港有654個社企項目。社聯社會企業商務中心主管譚穎茜說,社企擴充業務不時遇到困難,要找合適的社會投資者不易,但近年喜見多了工商界人士參與,與社企解決社會問題,推動創造共享價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