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基因療法近年成治癌新救星,如「核糖核酸」(RNA)藥物只會干擾特定癌症基因,抑制腫瘤生長,不會如化療般破壞健康細胞;惟RNA藥物容易在血液中分解,無法抵達癌細胞。城市大學研究團隊研發新技術,利用人體紅血球製造「胞外囊泡」作為「載體」,可有效將RNA藥物傳遞至八成癌細胞。 明報記者 RNA藥易分解難達癌細胞 研究已刊登於6月的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帶領研究的城大生物醫學系助理教授黎月明說,科學界一直致力研發不同的RNA藥物「載體」,如「脂質體」(Liposome),但成效一般,只能將藥物傳至四成癌細胞。近年有研究顯示,「胞外囊泡」適合用作傳輸血液細胞,「『胞外囊泡』是一種人體內小囊泡,能通過細胞之間的膜傳輸蛋白質及其他大型分子」,是理想的藥物「載體」。已有學者以幹細胞製作「胞外囊泡」,惟成本高、耗時且產量低。 成本僅舊技術1% 有見及此,黎月明團隊便嘗試尋找其他物質,可更快、成本更低製作「胞外囊泡」,並與助理教授史家海團隊合作。他專門研究新型紅血球療法,二人的團隊便研究運用超速離心技術淨化紅血球樣本,發現僅50毫升紅血球樣本可產生一層厚厚的胞外囊泡。 傳至八成癌細胞 黎月明說,人體的血液是由血漿和血球組成,其中紅血球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血球,不但容易取得,成本更只是舊有技術的1%。 她續稱,團隊發現當白血病細胞接觸該些胞外囊泡後,當中八成出現陽性的熒光,反映技術能把藥物傳遞到八成癌細胞,研究正在臨?前實驗,而在小鼠上暫未發現副作用。 史家海補充,只要有合適「載體」,除了白血病,基因藥物可廣泛治療各類癌症,造福不同病人;如他們得到更多資金支援,有助加快研究進入臨?實驗,最快5年後可將技術「落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