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聖貞德中學通識科教師唐金輝本身是樂迷,家中有數千隻唱片,「我想九成是廣東歌大碟」。他說這次隨意找班上5名學生分享,發現大家和他一樣,就算有聽其他地區的歌曲,但自然地會播放存於手機中的廣東歌來聽,這點與我們時常聽到的「無人聽廣東歌」之說不同,唐sir認為「廣東歌始終是本土生活的代表」。 從通識科的角度,唐sir認為與「廣東歌」相關的討論可涉及以下方面﹕ 1. 本土意識和身分認同 正如部分同學所言,廣東歌可「代表自己」,除因粵語/廣東話是我們日常生活慣用語言而有親切感,同學也能從不同的歌詞中找到共鳴,因為有的歌詞與我們生活有關,當中又可涉及「集體回憶」。 2. 文化全球化 網絡科技的進步造就今日「找歌聽」容易(不同地區也能找到)、成本低,不僅數量多且流通快,2012年一夜竄紅的《江南Style》和其MV中的「騎馬舞」紅遍各地,可謂典型例子。 全球化帶來文化交流,而外來文化,尤其是強勢的外來文化對本土文化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衝擊。例如今日香港乃至內地樂壇,部分歌手和樂隊從表演方式到形象包裝,都模仿K-Pop的模式,正如同學所提及的MK-Pop(泛指曲風仿韓流的粵語音樂)。 3. 經濟發展與城市地位 流行文化的輸出/輸入(軟實力)涉及一地之社會經濟發展,正如近年的「韓流」、「K-Pop」,與當地政府大力支持娛樂文化發展不無關係。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粵語流行曲(Cantopop)不能說紅遍亞洲,但肯定算紅遍華南地區。今日香港歌手的部分歌曲除有廣東話版,也會推出國語版,因為要打入內地市場──要唱國語歌才能在大中華區「搵到食」。這現象背後反映「廣東歌」被邊緣化,也反映今日香港的經濟實力不及內地,歌手要照顧內地市場而轉唱國語歌。音樂產業始終需要成本,商業化下歌手要在堅持夢想與生計之間取平衡,也非易事,這又可能反過來影響整個產業的發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