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潮流興「自拍」(selfie),一眾自拍者皆身懷絕技:他們會配合手勢,前後左右交叉換位;也會使用「神棍」,環迴選取合適角度;更會默念「三七面」、「尖下巴」等口訣。最後將相片傳送到社交平台,換回一眾點擊讚好、追隨品評。早前網上流傳一段十多秒的短片,片中韓國女生演繹了自拍角度的重要:若角度不佳,鏡頭只見下巴肥腫的女生;精心挑選角度,鏡頭頓時展現標致美人。角度的選取,也是語文科學習其中一個重要課題。
寫作卷要求學生按題目寫作,經過審題、了解落筆準則後,接着篩選入文材料,針對回應題目。寫作如拍照,如何以最佳角度演繹主題是箇中學問。可是,學生往往忽略選材角度的重要,勉強選定材料後,僅以平庸的角度詮釋,寫作效果自然平平,難言出色。
以「記一次遲到的經過和感受」為例,學生至少可從不同的「切入角度」、「描寫事情經過方法」及「事情得着」三方面構思:
?題目
記一次遲到的經過和感受
?不同的切入角度
題目要求學生寫一次「遲到」經歷,學生若僅以回校遲到充當材料,寫來沉悶得很,其實還有很多角度可選,例如:
.就參加一項特定的比賽(如演講比賽)遲到經歷入文
.就參加一次社會服務的遲到經歷入文
.就出席一次與親屬師友交際的事情(如旅行、到茶樓品茗、踏單車等)的遲到經歷入文等
?不同角度描寫事情經過
事情經過總有很多「起落」、「波折」,理應不平淡,學生可因應要表達的感想,適當地挑選合適的角度發揮。以「演講比賽」為例,經過可以相當複雜:
.起因:參加什麼主題、形式的演講比賽?為何會參加?心情如何?之前的準備如何?
.經過:起牀時的感受?如何追趕時間(描寫梳洗、更衣速度、乘車經過等)?追趕時間遇到什麼阻撓?趕時間的心情?有什麼相關回憶?
.結果:抵達比賽場地時心情如何?得知自己遲到後有什麼反應?能否繼續參賽?看到對手比賽時的感受?其他人得知你遲到後有何反應?
?不同角度描寫事情得着
題目要求學生交代事情過後的感受,是本題寫作表現高下的關鍵。不少學生忽略表達「知性」角度的感受,自然難以讓人共鳴。其實學生可就以下角度,寫出感興:
.感性:經歷事件後,情感上有何感受?(如失落、悲傷、樂觀等)
.知性:往後的人生能否因此得到教訓?(如要珍惜機會、充足的準備是致勝關鍵等)
以上僅屬管中窺豹,學生要在寫作卷上取得佳績,關鍵在於是否掌握寫作要求,然後在眾多可能的角度中,選取合適角度呈現主題,這樣才能在成績表上來張勝利的「自拍」。
文:語文工作者揚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