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放大
 
放大
 

其他新聞
眾讀樂﹕身在異鄉時看什麼書?
古典奠基﹕蘇詞與莊子
謬誤練習題﹕古今詞義
謬誤練習題參考答案
放眼中華﹕美容之道 飲食做起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文化直擊﹕細心觀察核證 記錄大時代
區家麟 × 雨傘運動

【明報專訊】2014年的雨傘運動,你說得出79個晝夜發生的每一件事嗎?資深傳媒人區家麟說自己「一有大件事就撲出去,希望記錄大時代的點點滴滴」,他堅持以第一身觀察、核實消息來源,為雨傘運動寫下歷史紀錄。

區家麟大學畢業後做過電視台記者,後來擔任紀錄片監製,習慣用鏡頭說故事的他,近年轉用文字記錄。就算不認識他,大概也看過在面書上傳來傳去的「潮池」(區家麟網誌名稱)文章。

努力尋真相 多站別人角度

那70多天,眾聲喧嘩,區家麟走遍金鐘、旺角、銅鑼灣3個佔領區,以第一身長時間觀察,因為「事實」是必要的基礎。他說,「雨傘運動中,很多網絡上的東西都是假的,當見到令你『嘩』一聲或是覺得『有無搞錯』的東西,自己要先亮起紅燈。網絡就是用嘩然的東西吸引你,你忍不住分享,就容易變成謠言幫兇。」因此核實消息來源非常重要。區家麟指出,要特別小心一些查不到源頭的消息,例如在即時通訊軟件傳播的信息,若未能確定真偽,不妨先等主流媒體核實,再「分享」出去。

每天事態進展牽動港人神經,情感澎湃的同時如何不失理性地記錄,大前提也是基於事實,區家麟解釋:「不要基於錯的東西發怒,或基於假的事情興奮。有人說事實好難分得清,但我相信只要努力去找,可接近多點事實與真相。」他表示,在網絡世界發表文章,不受傳統文體的限制,相信讀者亦分得開他的文章哪些是個人情感、哪些是論述。

除了基本的忠於事實,區家麟指更進一步是要問事件「還有什麼可能」,「寫評論時站在別人角度看,有同理心,再決定自己的取態。好像(雨傘運動中)警察失控,我會體諒他們在街被人痛罵,體諒(警察的)難處,但不原諒情緒失控或違規的行為」。

寫作勿貪心 簡單未必膚淺

區家麟說有朋友問他為什麼題材不斷,一個社會運動可寫出如此多文章,「好多事情都好深刻,但不會一篇文章寫10件深刻的事;寫時發現此事與主題不合,就把它扔掉,因此可延伸出很多篇。」好像金鐘清場,他本來只打算寫一篇,其後發現東西太混雜,就寧願一篇一主題,「寫作不要貪心,簡單不代表膚淺,只代表你找到一件事的精要核心」。

是次運動衍生數百樣注目的人與事,區家麟說不愁沒有題材,因為很多看似習以為常的事,今次運動正正突顯其異常,例如在佔領期間,他走在旺角彌敦道細數金舖,寫了一篇〈唔堵唔知多金鋪〉,「(選材)要以銳利的眼睛在平常的東西中尋找異常,很多東西習慣了就不覺得奇怪,但其實是好怪的」。

記錄大時代,區家麟的宗旨是「希望寫的東西在5年、10年甚至50年後回看,仍然有人覺得有價值」,希望記錄的是比新聞層次更高的事,「如警察打人,不止寫打人的新聞,而是探討紀律部隊的本質,這是不會容易改變,不會因為第二日警察沒打人就改變(其本質),多年後看仍有意思」。

《傘聚》

作者:區家麟

出版社:天窗

售價:118元

文、圖:Virginea

 
 
今日相關新聞
文化直擊﹕細心觀察核證 記錄大時代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