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開遠新寨回民在當年解放軍重建的舊屋內劏牛,除部分自己食用,其餘會拿到市場出售。(明報記者攝)
放大
 
新寨回民興建了大批兩層樓高的新屋(綠色),政府資助了部分的建屋費用,圖左下方的灰色房屋為舊房。(明報記者攝)
放大
 

其他新聞
吳奇隆劉詩詩登記結婚 上載證書喊「珍惜幸福」
為父追薪 13歲女孩跳樓亡
中央下令大學「固本鑄魂」
曾駕直升機捉賊 富豪「涉黃」政協除名
抗議路面擺攤經營 海口逾千商戶集體罷市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中國
 政策傾斜補償回民 漢族不滿

沙甸事件影響了沙甸近40年來的發展,尤其在改革開放後,出於對沙甸人的一種補償,除了寬鬆的宗教政策外,當局在經濟、民生等方面亦都向沙甸回民傾斜,令沙甸經濟發展近年遠遠拋離附近地區。可是這也引起周邊漢族民眾不滿,質疑「都是屬於中國,但他們的政策就是比我們好」。

在中央為沙甸平反後,得益於中央的政策,沙甸人開始涉足開礦,讓他們賺到第一桶金,隨後又經營冶煉、運輸物流及餐飲業,許多行業都做得風生水起。「這些回民,膽子太大了。國家又給他們不少優惠政策」。當地漢民稱,沙甸人開礦,亂開濫採,只要不出人命,政府一般不管。

沙甸回民也承認,確有優惠政策,如稅費減免,連土地使用證都免去了。「當地官員也都是真心希望發展,把國家給的政策都充分利用起來,當地的計劃生育沒有嚴格執行,生多個孩子的都有」。有回民稱,「政府是有意識的放寬,村裏死了那麼多人,恢復一些人口,政府也不會把這些超生做為收入的方式。計生是違反人性的」。

與沙甸一路之隔的雞街鎮,發展遠不及沙甸。與沙甸整齊的街道相比,雞街鎮中心顯得十分簡陋,鎮上的商舖和餐館,不少都是沙甸人經營的。

在雞街鎮開餐館的漢人何老闆稱,「沙甸事件」死了許多人,平反後政府就給予他們許多優惠政策,「沙甸的回民建房,政府補助4萬元,在雞街就沒有,如果漢族變回族,甚至建房都不用錢」。

他說,「他們(回族)的政策為什麼那麼好?都是屬於中國,都是共產黨管,但是他們的政策就是比我們好,他們的小孩想(生)多少個就生多少個,我們漢族只能生兩個,多生了就要罰款,他們就不用。他們稅收也是減免」。

何說,漢族人和回族人打架,不論在沙甸或是雞街,當官的都是回族,偏袒回族,所以漢族總是吃虧。鎮長和書記,當地不成文規定最少有一人是回族。漢族官員不敢管回族的事,只能由回族官員來管。

 
 
今日相關新聞
時間冲淡仇恨
學者為「沙甸建國論」平反
政策傾斜補償回民 漢族不滿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