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項調查發現,逾四成受訪基層青少年認為家庭經濟緊絀影響現在學習的機會,更有逾五成受訪青少年認為家庭背景會影響未來升學選擇。有中學生家住劏房,自己數年來常要站在走廊做功課,亦因空間問題而整日「家嘈屋閉」,影響學業。有社工建議政府,按需要及年齡層遞增基層兒童的低收入家庭及綜援津貼額。
四成認為減現時學習機會
東華三院委託理工大學於去年5月至12月期間進行「基層家庭及青少年生活狀况調查」的研究,探索區內基層家庭及青少年的生活實况及需要,調查收集了323份問卷,當中來自200多個基層家庭,當中102人是青少年。
其中一名中四學生阿雪一家五口住在劏房,因為地方狹窄,她與弟弟不能同時做功課,指數年來常要站在劏房外的公用走廊做功課及溫習,她說已站了很多年,「都企慣了」。不過,她希望可以補習及參加興趣班學習做甜品,奈何家境問題而不能如願。
另外,調查亦發現,不少受訪的基層家長因沒有固定工作,而需做多份兼職以維持生計,以致工時過長,有近六成受訪家長指這對夫婦及子女關係有影響,另有近四成家長表示不滿意與子女的關係和溝通。
基層家長工時長 六成憂與子女關係
東華三院社會服務總主任姚子樑建議,政府應強化基層家庭及青少年對社區資源的認識,讓基層家庭更掌握地區資訊,同時亦遞增低收入家庭及綜援的津貼額,讓青少年可以參與更多課餘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