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空氣污染管制條例》是本港監管空氣污染的主要法例,條例賦予政府法定權力,制訂香港的空氣質素指標,以及訂立防止和消減空氣污染物排放的措施。現時環保署的空氣監測網絡監測7種空氣污染物濃度,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鉛、總懸浮粒子和可吸入懸浮粒子等等。
環保署2013年12月30日推出「空氣質素健康指數」(AQHI)取代舊有的「空氣污染指數」(API)。AQHI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短期空氣質素指引,計算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及粒子(可吸入懸浮粒子PM 10及微細懸浮粒子PM 2.5)4種污染物濃度,估算4種空氣污染物所導致入院的個別健康風險增幅的總和,設1至10+等級,並分為低、中、高、甚高及嚴重5個健康風險級別,發出相應的健康忠告。教育局亦為幼稚園、小學及中學制定指引,建議學校在空氣質素健康指數的健康風險達到高、甚高或嚴重水平時,可進行及不可進行的體育及學校活動。
副環保署長黎志華表示,新指數反映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影響,並考慮不同污染物濃度協同效應,較過去只計算讀數最高的單一污染物濃度的API優勝,署方會每5年檢討指數一次。他在2013年底曾估計一般監測站錄得「高至嚴重」空氣污染水平日數,會由每年20多日增至超過100日,但不等於本港空氣質素變差。2014年6月,13個空氣監測站首次同時錄得最高級別的10+水平。
■相關概念
空氣污染(air pollution)
健康風險(health risk)
空氣質素(air quality)
多層思考
1. 參考以上資料及就你所知,有哪些影響本港空氣質素的因素?
2. 針對上述導致污染的因素,香港政府作出哪些改善措施?
(答題指引見另文)
參考資料
1. 政府新聞處,粵港環保合作2014年工作計劃﹕
gia.info.gov.hk/general/201401/13/P201401130481_0481_123370.pdf
2. 環境保護署,空氣質素健康指數﹕www.aqhi.gov.hk